记者 陆志松
本报讯 12月19日,浙江吴越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归毛头一早就忙开了,来自浙江桐乡、嘉善及湖州本地的几位青虾养殖户,正围着他订购“太湖二号”青虾种苗。桐乡养殖户老沈说:“这个青虾苗种养殖后,个头大,规格整齐,收益能高50%左右。”
德清是全国“青虾之乡”。归毛头养青虾已有30年,如今的吴越水产,也是该县最具规模的青虾养殖企业。“前些年,青虾种苗一直依靠自然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商品性越来越差。2019年,在德清县政府的支持下,公司建立600亩青虾苗种池,与中国科学院水产研究中心携手合作,引进‘太湖二号’青虾原种,彻底解决了自繁自育‘病害多、个头小、产量低’等问题。”归毛头告诉记者,经过3年运营,他的青虾良种基地已升格为省级良种场,年产优质虾苗3亿多尾,成为杭嘉湖一带养殖户的致富帮手。
近年来,在“中国碗装中国粮”理念推动下,国家对种子种苗工程非常重视,德清县抢抓机遇,大力培育种子种苗企业。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公布了全国276家国家种业阵型单位,浙江省15家中德清占两家。
2018年落户德清的浙江省水产种业有限公司,就是国家种业阵型单位之一。公司总经理助理沈丽云介绍,该公司依托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生物芯片研发院所为技术支撑,通过引进水产领域高新技术,转化运营良种成果,带动养殖户创收致富,实现现代种业“育繁推一体化”新模式,主要培育“南太湖二号”罗氏沼虾种苗,年产种苗10亿尾,产值4000余万元。已成为国内罗氏沼虾种苗头部企业,苗种供应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目前,公司正在研发能迭代升级的罗氏沼虾南太湖新品系。
位于下渚湖街道的省级清溪乌鳖良种场,走的是另一条扶农之路。良种场负责人王根连告诉记者,该场年繁“清溪乌鳖”苗种200余万只,除自养60万只外,其余140万只以“公司+农户”的模式,交给农户养殖,全程提供技术服务,养成后高于市场价回收。几年下来,公司与农户实现了双赢。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该县依托绿水青山的自然环境,构建起鲈鱼、白鱼、黑鱼、青虾、罗氏沼虾、红螯虾、清溪乌鳖、淡水珍珠等种业方阵,水产种业经济迎风起舞。德清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杨名介绍,今年,为配合“稻渔综合种养”,德清县正在打造3个小龙虾繁育基地,为总面积4000亩的16个“虾稻”示范基地提供优质虾苗。通过示范,全面提升种粮效益,助力共富建设与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