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房有喜又有情

  记者  王洁涵

  2月2日下午,吴兴区朝阳街道车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分外热闹,相伴40多年的老邻居、老街坊们齐聚一堂,猜灯谜、吃汤圆、聊家常,共度征收前最后的元宵节。

  “这应该是在这里过的最后一个元宵节了。”居民段海林在这里居住了46年,是最早入住此地的住户之一,亲眼见证了小区的每一个变化。“原来这是一片鱼塘、桑树林,有些荒凉。后来很多单位为了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在这里建起职工宿舍,慢慢就形成了现在的车站小区。”段海林回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住进这样的房子算蛮好了。小区对面又是老汽车站,很是热闹,周边旅社一房难求是常态。

  伴随着时光流逝,历经风雨的车站小区,也开始渐显疲态。“车站小区大多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小区内排污、通行等基础设施,慢慢地跟不上居民的使用需求了。”车站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晓红介绍,小区共有住宅楼40幢 800余户。“由于当时是各单位自行建造,所以小区里不同幢数的房屋结构、规格都不太一样,不熟悉的人进来是要迷路的。小区里道路狭窄,也带来消防安全和停车难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我市已把车站小区列入2023年征收计划。

  对于车站小区的居民来说,一方面是对居住条件即将改善的期待,另一方面也充满了不舍。“我是1981年住进来的,一住就是42年,作为老人家我是恋恋不舍的。” 86岁的居民崔忠良说,这里交通很方便,小区居民既是同事,又是邻里,见面都会笑着点点头,几十年来大家相处得很和睦,感情非常深厚。

  “是啊!”一旁应和的居民施宝新,同时也在小区主路边开了家“三星旅馆”,老街坊们没事都喜欢去他那里坐坐,说说话。“老小区就是这点好,里里外外大家都会相互帮衬。”“上次老李和张伯摔了一跤,热心的施老板和段师傅二话不说就帮忙扶到家里。”持续一下午的活动,大家一边吃汤圆,一边回忆曾经的点滴。几十年的邻里情谊,早已刻在了彼此记忆的最深处。

  活动结束时,社区幸福邻里中心特意准备了幸福许愿墙。施宝新写下了:祝车站小区征收顺利,大家高高兴兴搬新家。“不久后老邻居即将各奔东西,我跟大家都约好了,相隔再远以后都要时常聚聚!”施宝新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图说
老房有喜又有情
开学在即,我市各校准备就绪
迟到54年的团圆
“爱与共富同行”党建联建 工作推进会昨举行
“职”等你来
税务礼包送进门
企业需求必回应
元宵节出门别忘了带雨具
招才引智不停歇
市委政法委全体(扩大)会议 暨政法委员述职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