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熠烨
昨天,德清县乾元镇非遗馆内,传统曲艺“三跳”节目《十二月花赞二十大》恢复了排练。听着孩子们稚嫩的唱腔,看着他们认真学习的样子,“三跳”传承人、县人大代表胡丽虹甭提有多开心了。
出生在丽水缙云的胡丽虹,从小就对戏曲情有独钟,要为传统文化注入“年轻态”的梦想从未停歇。“只有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才能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谋一条可持续之路。”她说。
担任乾元镇第一幼儿园教务主任后,她将传统曲艺走进校园、走近孩子提上了日程,并希望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学习和了解传统曲艺,增添他们的文化自信。
“最开始的时候,在幼儿中开展传统曲艺教育不被人接受,连幼儿园里的老师都不接受。”起步时遭遇的窘境并没有让胡丽虹退缩,反而让她投入了更多精力。
“这个动作一定要这样才算到位,和旁边的小朋友排成一排,不要忘记自己的点位,手眼身法步同时协调……”每一场舞台表演前,胡丽虹都要穿着水袖服饰,带着一群小孩子反复排练。最多的时候同时要教20多个五六岁的孩子,手把手指导他们动作,传授唱法。
渐渐地,乾元镇第一幼儿园的戏曲教育开始在浙江崭露头角,《姥姥门前唱大戏》《戏·梦》等少儿戏曲集体节目屡屡斩获国家大奖。由她一手创办的师幼戏曲社团“小梅花戏团”也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截至目前,“小梅花戏团”已成功培养两百多个孩子登台演出,演出场次达一百余场,不仅为地方传统曲艺注入了新活力,更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接下来,我们还将带领戏团的孩子们走进文化礼堂,把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带到基层,让老百姓近距离感受戏剧曲艺文化的魅力和艺术价值,推动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胡丽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