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斌
“乘着惠企的东风,我们科研、生产团队齐心协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以实干担当责任,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将南浔电机推向全世界。”3月16日,位于南浔区练市镇的湖州太平微特电机有限公司内,全国人大代表、企业研发中心主任施文美的话音落地,身边掌声雷动。
这两天,回到熟悉的车间,施文美一刻不停,投入到一体化超薄型门电机的研发中,为企业科技创新添砖加瓦。
施文美是一名从一线岗位成长起来的技术人员。这些年,她努力提升专业技术素养和管理水平,顺利完成从“工”到“匠”的转型,是国家大力推动产业工人改革的一个缩影。“正是自己的这份经历,让我深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施文美说。
在她看来,当前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激励力度进一步加大,各种劳动和技能竞赛热火朝天,产业工人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在不断提升。作为技术人员代表和职业培训的受益者,施文美希望通过人大代表的身份为推动职业技术教育、产业工人培养尽一份力。
宣讲前,施文美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系列重要讲话和政府工作报告做了大量功课。过去五年,“累计减税5.4万亿元、降费2.8万亿元,既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留得青山,也放水养鱼、涵养税源,年均新增涉税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超过1100万户”。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连串数字,施文美早已熟烂于心。“这串数字意味着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是企业发展的底气。”
企业员工施国明边听边记笔记,他表示,刚刚聆听了“两会”精神的宣讲,深受启发。今后,我将结合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技能本领、创新实干,立足微特电机行业,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施文美表示,将积极深入基层走访调研,了解基层产业工人群体诉求,思考人才培养模式。并在企业试行“以技提薪”做法,形成完善的制度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产业工人内化自主成长、提薪增收的难题,特别是有效增加技能人才的薪资待遇,为推进共同富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