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高地”迈向“高峰”

——我市全力打造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综述

  记者  张志炜  胡熠烨 

  一城文明风,满目新图景。

  文明,是社会发展最温暖的底色,是一个城市的精气神,更是一个时代的价值观。

  2021年2月,市委、市政府顺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从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民心所向再次出发,作出了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奋力夺取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金字招牌,奏响了“全域文明、全体文明、全面文明”的时代强音。

  从“高地”迈向“高峰”。两年多来,我们始终不改创建初心,以打造全面领先、全员参与、全域覆盖、全程常态的典范为抓手,持续擦亮“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城市品牌,努力朝着建设“更幸福”的新湖州迈进。

  高位推进  汇聚创建向心力

  在湖州,文明,是这座城市的梦想与追求。

  早在2017年,湖州就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2020年,湖州以地级市复评全国第一名的成绩顺利实现“连冠夺牌”,并在全省第一个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市县“满堂红”。傲人的成绩并没有让我们停下前行的脚步。作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试点城市之一,湖州拉开了“美德之城”“品质之城”“聪慧之城”“幸福之城”建设的新序幕。

  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对湖州而言,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大考。这场“考试”,比拼的是勇气,考验的是担当。

  踏上新征程,我市第一时间制定出台《湖州市打造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实施六大行动。今年三月初,又印发《2023年湖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十大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将围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市场环境、飞线整治等10大领域开展集中攻坚行动,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同时,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坚持“一把手”负责制,成立创典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立市级领导包片督导制度,优化创建专班人员配置、运行模式,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通过定期听取进展情况、开展督促检查、进行通报亮晒,确保创建工作事事有人抓、件件能落实,精准补齐创建短板。

  共建共享  凝聚创建团结力

  在南浔区和孚镇的星光大街上,147家商户门口都有一个独立小程序二维码,这个二维码便是该镇行政执法中队在巩固“城管+商户”微信群现有功能的基础上,开发的“城商连心码”小程序。

  自从这个小程序上线后,行政执法人员在巡查时都会通过它在商铺门口进行实地打卡,对商铺门前三包、卫生环境、是否占道经营等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和问题上传。“我们会根据检查情况对商铺进行积分奖惩或者信誉星级评价,管理后台对商铺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管理。”镇行政执法中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既加强了对商户的管理,防止一些“沉疴顽疾”反弹,又能为商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可谓一举两得。

  文明单位作为文明创建中的重要力量,是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天然优势。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更需要文明单位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近年来,我市注重发挥文明单位在创建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各级文明单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将创建活动融入到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中去,不断提升创建质量和水平。

  与此同时,我市还以5个镇、15个村创建全国文明村镇为重点,深入推进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着力培育文明乡风,推进移风易俗。

  (下转A02版)   (紧接第1版)

  制定《关于推进“浙江有礼·湖州典范”市域文明新实践的实施方案》,突出“一县一品”,推动各区(县)创设精神文明建设特色品牌,成功打造了“浙江有礼·爱在吴兴”等县域金名片。

  全民动员 提升创建参与力

  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需要高屋建瓴、谋划推进,也需要全面融入、广泛参与。

  吴兴区织里镇的45万常住人口中有35万来自外地,比例近80%。矛盾如何调解?织里镇“平安大姐”社会工作室的24位成员,由来自全国9省16个地区的在湖女企业家组成。“老板娘”们创新“老乡帮帮忙”模式,参与调解各类纠纷1320起,化解成功率达98.3%。

  “平安大姐”们正是湖州众多文明典范细胞中一员。近年来,我市着力探索文明典范单元创建,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围绕农贸市场、背街小巷、小区楼道、交通路口等,选树了一批文明典范细胞,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志愿者、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是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身,是引领社会主流价值的鲜明旗帜。近年来,我市还深入开展“最美”系列、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涌现了一大批可亲可敬可学的“好人”。这些身边好人不仅极大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的热情,更产生了一个典型带动一群先进、一群先进影响一座城市的“滚雪球”效应。

  如今的湖州,餐馆内,“光盘行动”成为了时尚;马路上,文明交通建设令“车让人”渐成共识;景区里,乱扔垃圾、乱刻乱画的情况越来越少;游玩中,文明旅游提醒着人们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每一个个体的“小气场”,汇聚成为社会文明的“大气候”,文明新风持续吹拂,公民素养日益提升。

  文明创建的徐徐清风,轻抚着菰城大地的每个角落,持续推动着社会文明进步。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变化,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文明温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2023沪湖高质量联动发展高峰论坛暨上海市湖州商会第二届二次会员大会举行~~~陈浩王霄汉邵根宝等出席
企有所呼 必有所应~~~
~~~——我市全力打造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综述
~~~李上葵讲话
~~~
~~~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湖州绕城高速闭环项目初步设计获批
最美是湖州 最忆是乡愁 最热是故土
莫干山高新区项目专员专啃“硬骨头”
从“高地”迈向“高峰”
市政协党风廉政建设暨 清廉机关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我市出台构建绿色司法保护体系意见
齐上阵 共护美
今日导读
报头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