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又见江南好风景

——浙江十万河长守护碧水清流

  一条古塘碧水悠悠,漫步在青石古堤上,仿佛进入水墨画中……走进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小沉渎村,流淌了千百年的古溇港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太湖溇港是湖州特有的古代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坚持在保护中整治,坚决制止可能破坏溇港的行为。”小沉渎村党总支书记、村级河长钦炜明一边巡河一边告诉记者。

  生活污水是否依规排放、环保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是否有违规建筑占用河道……担任村级河长6年来,钦炜明已经习惯了每天花上一个小时,在1700米长的河道旁走走看看。

  自2013年以来,浙江建立起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让每一条河流都有了“守护人”。5万余名河长、4万余名民间河长上岗履职,形成上下贯通、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

  在多年实践中,浙江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河长制规定》,出台了省级地方标准《河(湖)长制工作规范》,开展河(湖)长履职考核评价,推动河(湖)长制逐步实现了从“有名”向“有实”“有能”“有效”迈进。

  (下转A03版)   (上接第1版)

  对于丽水市松阳县小槎村原党支部书记刘石玄法而言,当好村级河长,就是要守好村子的“责任田”。

  小槎村山川环抱,水陆交通便利,村口处松阴溪与小槎源迂回流淌。

  几年前,小槎村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要建一座污水处理终端池,在建设过程中,刘石玄法发现,终端池的选址下方有水电管线、隐蔽工程等,他立即上报给县、乡治水办。

  “在征得各方同意后,我提出建议,因地制宜,把占地504平方米的终端池改址设计在松阴溪畔。”刘石玄法说,终端池建成后,与松阴溪上的江心岛上下呼应,形成了小槎村村口“双岛”的美丽景观,还成了村民健身休闲、写生摄影的好去处。

  目前,浙江已全面消除劣五类水质断面。水秀、景美、业兴、民富,一个个因水而美的村庄也活跃了起来。

  在小沉渎村附近,太湖龙之梦乐园、长兴太湖图影旅游度假区、历史古建筑(钦宅)民宿产业等项目接连落地。目前,小沉渎村年接待游客量可达100余万人次,村民们也有了新的增收路径。

  “我们全村共有农家乐16家、民宿3家,还有很多村民在计划开设民宿或者农家乐。”小沉渎村村民钦峰说。

  近年来,浙江通过全面推行实施河长制促进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河长也从水生态环境的保护者、监督者和生态经济发展的推动者,进一步成为生态环保理念的执行者、传递者。

  清晨5点半,杭州西湖苏堤旁,一队护水志愿者准时出现。其中一位带头打捞水草的六旬老人是杭州市级民间河长竹书鸿,他身旁一位“90后”年轻小伙是他的儿子竹昱波。这对“父子档”民间河长日复一日晨起护水,已坚持了1000多天。

  2020年,竹书鸿发起常态化护水的“水韵西湖365”生态保护志愿项目,鼓励更多杭州市民、中小学生参与护水。在竹书鸿一家的带动下,这支志愿队扩大至500多人,累计打捞湖面垃圾500多吨。

  “作为一名民间河长,不仅要让西湖的水更清、环境更美,我还要把生态理念像种子一样种进人们的心里。”竹书鸿说。

  新华社记者  朱涵  郑梦雨

  新华社杭州3月22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浙江十万河长守护碧水清流
~~~——探寻爱山商圈的流量密码
~~~研究“十项重大工程”实施、“六个新湖州”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等工作 洪湖鹏主持
我市举行第三十四期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洪湖鹏主持
~~~
全国人大代表汪玉成扎根乡村促振兴——~~~
~~~
19个集装箱的植脂末出口通关需几步?“区港联动”挺省事——~~~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又见江南好风景
尚爱此山看不足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助力高效生态农业强市建设
2022年湖州市政府 质量奖企业名单出炉
共富路上抱团行
听!“心”跳的声音
到B保→进码头→出运喽!
报头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