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急救课纳入学分管理点赞

  教育部日前启动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拟遴选1000所学校作为试点单位,推动在校园内配备急救设施设备,加强教职工、学生急救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探索和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急救教育经验做法,完善学校急救教育育人体系。

  急救课是生活必修课。一直以来,危重急症和意外伤害事故都是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的潜在危险。掌握急救知识、提高急救技能是应然之举,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然而,实然情况是,当前我国仍然有相当比例的人缺乏必要的急救知识,甚至不少人连最基本的急救技能都全然缺失。这说明,全方位普及急救知识必要且紧迫。

  将急救课程纳入学校教学体系,并辅之以学分激励管理,不失为普及急救知识教育的好办法。一方面,系统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急救知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急救意识,掌握急救知识,培养急救能力,让他们即使临危也能保持镇静、从容,从而提高紧急避险、防范风险的能力。

  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急救课程安排在体育课、生活课等课程中,急救课边缘化、低存在感的现象较为明显,有不少学校既没有专业培训教师,也没有专业课程。因此,将急救教育融入课堂教育、课外实践等教育教学活动,鼓励高校开设应急救护相关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有助于丰富学校急救教育模式,完善学校急救教育育人体系,切实提高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普及率。

  当然,鼓励急救课纳入学分管理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急救教育应当是终身教育。因此,不仅要鼓励急救课、急救设备进校园,应当鼓励、督促人们从小培养急救意识,学习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能。同时,也应推动急救知识教育进入更多、更广泛的领域。

  (庹亚男,载《广州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时评
特色食品应打好“特色牌”
淄博烧烤考出一座城的“拼”
别让“照本宣科式汇报”误导调查研究
期待业主领“公共收益” 红包产生辐射效应
为急救课纳入学分管理点赞
添乱
让“抗癌厨房”走得更远
莫让“划船宰客”干扰旅游业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