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习近平2018年9月21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围绕让农民得到更好的组织引领、社会服务、民主参与,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
——习近平2020年12月28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记者 徐斌姬
五四村,坐落于美丽的莫干山脚下,因1954年毛泽东同志在杭州修订“五四宪法”草案期间途经此地而得名。
一大早,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党总支书记孙国文习惯地用脚步丈量村庄。脚下悠长的柏油路,路边粗壮的水杉,隐匿于山水间的农家别墅,沿途鸟语花香的美丽庭院,连接起诗与远方。
走进村委会办公楼,孙国文的视角从“富春山居图”切换到了“数字乡村一张图”。占据了一面墙的电子显示屏上,全村5.61 平方公里生产、生活、生态动态详情,通过数字三维地图都能看得见。
鼠标一点通晓全村事的科技感,让临近退休的孙国文时常忽略自己的年龄,而五四村建设的这片“数字蓝海”,让村民们总是感慨“越活越年轻”。
腾“云”驾“数”一路行
早上8点,村民曹春凤在家门口扫了一辆共享电动自行车去上班,56岁的她有一份时髦的职业——在村里的数字生活智能服务站担任站长。
“曹站长,我来取快递啦。”刚打开门,同村的周小蝶就跟了进来。取完快递,她顺带交了电费,并坐上体检座椅,查看了大屏幕弹出的“平均心率”“平均呼吸”“血压趋势”等指标。
“以前最近的快递网点在1.5公里外的集镇上,现在不仅在家门口就能收到农资,还方便把自家的农产品外销。”周小蝶说。
水电缴费、快递寄取、自助买药、银行存取款……一上午时间,智能服务站人来人往,村民只是动动手指,就享受到了城镇居民能够享受的各种便利。
“这儿包含了农业、健康、商贸、医疗、金融等多项应用场景,几分钟就能完成,很多服务还是24小时的。”曹春凤说,她在美国工作的儿子之前因为疫情已经四年没回家了,今年春节回家过年时,体验了几天“云端”乡村生活,直呼这比美国的乡村还先进。
上午10点多,村民杨连贵急匆匆赶到村口的智慧健康站。他最近感觉头晕不舒服。杨连贵坐在健康一体机前娴熟地操作机器测量起血压。健康站里摆放着各种数字化医疗设备。
趁这间隙,村医徐新颖联系上了莫干山镇卫生院副院长孙烜,为完成自检的杨连贵和孙烜连线远程问诊。
“我们村距离卫生院、县级医院都不近,村里建起24小时云诊室后,数据与卫生院联通共享,小病慢病、康复护理再也不用出村了。”徐新颖从医20多年,以前看病问诊全靠听诊器、血压计和体温表,2019年村里开展智慧健康驿站建设,彻底补齐了村级医疗服务可及性差的短板,目前村民中的重点人群还配备了家庭医生。
行走在五四村,随处可见5G网络已覆盖的标识牌,数字化如影随行:全村覆盖WiFi、监控,全省首辆5G无人驾驶公交车驶上村道,数字化农机成为标配,网络直播蔚然成风,垃圾实现智能收集,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化……在腾“云”驾“数”中,乡村治理高效便捷,村民生活轻松悠闲。
三美融合焕新生
现在,五四村约有1600户籍人口,外来创业和就业已超500人。
离村委会不远,有一幢别具风格的白色建筑,进出都是一些年轻人。
推门入内,眼前是有着52个工位的宽敞办公区,在此创业的金华籍大学毕业生王祺正沉浸于工作中。“五四村美丽又智慧,满足了我对乡村的所有想象,来了三年多从没想过离开。”他说。
“这儿是木芽乡村青年创客空间,是全国首个从乡村旅游项目设计到运营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的创客空间。” 四川人刘杰是五四村的新“村民”。2019年9月,他将村里一处闲置宅基地改造成创客空间,目前已孵化企业12家,入驻企业销售总收入达到6000万元。
木芽的创立,加速了资本、科技进村,乡贤、青年回村。平时,孙国文没少去创客空间转悠,看着年轻人在绿水青山间工作、生活时怡然自得的样子,他不免会想到从前的五四村。
2000年,孙国文辞去乡镇企业厂长的职务,当选为五四村党支部书记。彼时,村集体负债高达几百万元,村干部发不出工资,全村耕地有三分之一抛荒。
自掏腰包垫付了村里欠下的3万多元电费后,孙国文拿出管理企业的劲头,带领全村人“摸着石头过河”。“农村最大的资源是土地。”他暗下决心要盘活资源。
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探索实行土地流转,孙国文用全部家当做担保,换得村民信任,五年时间,整个村近 3000 亩土地100%实现流转,为农业发展腾出空间,村里相继引入红枫、葡萄、花卉等7个生态种植项目。
2007 年,五四村成立全省首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全村447户人家,家家承包地入股,实现了土地租金、打工收入、土地养老以及土地股份分红四份收益,村民从此变“股民”,享受到改革的巨大红利。
不止是从“土里刨食”到“土里淘金”,五四村的变身传奇,在孙国文的口中,还有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的故事。
2003年,浙江启动“千万工程”项目,拉开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序幕。五四村第一时间响应,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关停 3 座矿山,拆除 15 家生猪养殖场,清理违章建筑超2万平方米。
随着村庄环境改善,五四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村里买了观光车,修了观光道,吸引城里人来玩。从美丽乡村转型美丽经济,孙国文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又一次迈出创新步伐。2014 年,五四村被列入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现场会考察点之一。
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翅膀”,是五四村的第三次腾飞。2019年,作为深化“千万工程”的突破口,五四村归集了58个部门的282类基础数据,在全省率先探索“一图全面感知”乡村数字化治理平台,引领了基层治理模式变革。
从穷到富、从脏到美、从乱到治……经过一次次改革探索,如今的五四村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三美融合”,生机勃勃。
花开五四向未来
临近中午,五四村更显热闹,一辆辆挂着各地牌照的大巴车、小轿车排着队,缓缓开进村里的停车场。
来自杭州的“90后”游客叶爽被现代化的乡村惊到了。“这儿的空气很新鲜,地面干净整洁,满眼都是大别墅,户户庭院鲜花盛开,太美了!”叶爽直言好羡慕当地的村民。
逛房车公园、玩真人CS、坐皮划艇、开ATV越野车、吃自助烧烤、喂萌宠、骑马、射箭……流连于各个景点,叶爽玩得不亦乐乎。
村里建有5000平方米的村民休闲公园和 500 多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动起来潮范十足,静下来唯美清新,身处全省首批“艺术乡建”示范村的五四村,叶爽感觉自己都变文艺了,“我在青芷咖啡厅欣赏了艺术插画展,还寻访到了村里为23位知名艺术家建立的4个综合工作室,那幅以村民闲置牛仔衣物做成的作品《共生》,太让我震撼了……”
下午4点多,村民王成明的农家乐开始上客了。“我以前在杭州搞运输产业,村里土地流转后回家开店了,既能照顾家人又赚到了钱。”
“轻轻敲开五四花窗,花海波浪微微荡漾,风儿吻着鲜花的脸庞,蝴蝶划着美丽的双桨……” 在这个以“花开五四、未来乡村”为定位的村子里,人人都会哼唱这首《开满鲜花的村庄》的村歌,歌中的幸福生活正是五四人的现实写照。
“2016 年,村子成功获评国家 3A级景区,去年共接待游客 10 万人次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近6 万元。”走在俨然已成为一个大景区的村子里,五四村党总支委员、村委会副主任赵世明的语气里透着自信。
利用大数据和地理信息技术,五四村的“数字乡村一张图”如今已经升级到了2.0版。孙国文说,在精密智控推进乡村治理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数字农业、智慧旅游、智慧园区,让乡村资源要素在数字化跑道上释放出更多发展活力。
走出村委会大门,微风吹起孙国文鬓间的白发。这些年,他和他的村两不相负,五四村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孙国文曾五次参加全国两会,把乡村现代化的建设成果分享到全国各地。
“这些年,总有人问我,五四村归根到底靠什么逆袭,我很想带他们到这个地方看一看。” 孙国文的脚步在村文化礼堂停下,推开门,多年来党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村工作的金句跃然眼前。
“政策刻在墙上,也在五四人心里,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就对了!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奔着整村村民真正富起来的目标,我们正在争创国家 4A 级景区,以乡村智治推动高质量发展。明年你们再来看看,这儿是不是让城里人都向往、外国人都赞叹。”说这话时,孙国文一脸坚定,眼中闪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