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在湖州”品牌越擦越亮

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结对实现全覆盖

  记者  汤若静 

  本报讯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事关千家万户。记者近日从我市“两创”工作推进会了解到,我市已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结对、成员学校教师交流实现全覆盖,全市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6.43%,居全省第二。

  近年来,我市持续聚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惠,把牢优质、均衡两大主线,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步入深水区。在全省率先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国家级“两创”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工作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构筑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基层推进落实的工作格局。其中,特色亮点频出,“安吉游戏”入选世界经济论坛4.0未来创新教育模式,“优教共享”班车全速开动,并在省内率先完成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

  “教育工作是最重要的民生实事之一,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百姓。”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利用“两创”这个契机,围绕“条件更优、师资更强、质量更高、群众更满意”的目标,纵深推进创建工作,加快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提升我市教育高质量、现代化发展水平。

  走在德清县凤栖小学,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映入眼帘,整个校园显得温馨、舒适。教育是民生改善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教育硬件设施改善,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吴兴区启用新园、调整建议学区、建立招生区域统筹机制等方式,积极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南浔区通过加强教育资源配置,着力改善薄弱学校硬件配套;长兴县以品牌学校创建和特色项目打造为引擎,系统重塑优质教育生态……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从教育资源互补、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协同等方面发力,形成特色。

  下阶段,我市将把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六个新湖州”建设等为载体,将“两创”工作延伸到教育的全领域、各环节。进一步加大对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特别是保障好教育项目建设、教学设施设备、生均公用经费、教师收入、教师培训等经费投入,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推进“一校一品”,全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方位打响“学在湖州”品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思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结对实现全覆盖
《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路径安吉宣言》正式发布
“救”在身边
2人成省“艺术乡建”带头人
市网球协会团体联赛开赛
39家企业提供691个岗位
省医学科技创新“大咖”来湖巡讲
英烈研究跨界联盟成立
安吉“数·智”创新(上海)投资洽谈会举行
反诈知识送到家门口
“太阳”东升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