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生态环境局吴兴分局

绘就新时代“山水清远图”

  当西山漾里的黑天鹅在漾面结伴嬉戏时,浙苏两地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正共护交界地环境;

  当西塞科学谷建筑群里飞来白鹭优雅觅食、梳理羽毛时,埭溪美妆小镇里正游人如织……

  当无数个看似没有关联的画面汇聚在一起,一幅幅水清岸美、绿道茵茵、风景如画、百姓开怀的画卷舒展开来——这是美丽吴兴20年来交出的生态答卷,也是生态示范区坚定不移走出的铿锵脚步。

  吴兴区以“探路者”的姿态和“挑大梁”的自觉,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抢眼成绩单: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功入选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储备库、荣获美丽浙江考核优秀县;创成全市唯一、全省唯五的四星级无废城市等。

  把握生态命运共体  绣花功夫提颜值

  “吴兴山水清远”,这是古人对吴兴优美山水的赞誉。而山水清远,大致就是湖漾山水相偕而成。

  西山漾集水面积1.03平方公里(1545亩),环漾水域岸线12公里。走近西山漾风景区,一幅生态秀美的亮丽画卷跃然眼前:水面波光粼粼,宛如镜面,倒映不远处的西山;路旁绿树掩映,水中鱼翔浅底。

  时间再往前拨几年,西山漾不是这般清丽。因水生植物多样性低,水生生态系统失衡,水体净化能力偏弱,西山漾一度黯然失色。

  从退渔还湿到综合性生态修复,历经20年保护,西山漾周边的山水林田湖资源范围从最初的4.9平方公里扩展至如今的6.7平方公里,成为长三角区域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去年,西山漾公园启动新一轮水生态修复工程,新增周边沉水植物约11.7万平方米,漾内部补种植沉水植物约41.2万平方米,底质生境改造约48.4万平方米。

  栽种“水下森林”、修建河湖生态缓冲带、构建湿地植物群落……近年来,吴兴区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科学内涵,探索系统性、长效性治水新路径。

  数据显示:该区 16 个区控以上地表水断面100%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列入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100%达到Ⅲ类水质;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入太湖水质连续15 年保持在Ⅲ类水及以上。据省民意调查显示,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八年稳步提升。

  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区域可持续发展、重大而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在具体实践中,吴兴区关注对“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修复,吸引着更多方参与到生态协同治理中来。

  走出循环再生新路  无废细胞促转型

  一辆汽车报废了,如何生态处理?

  在吴兴区东林镇机动车拆解绿色循环综合产业园区,可一睹一辆报废机动车的无废之旅:经过拆解后,分类回收的物资包括废钢、铜、铝有色金属和橡胶、塑料、玻璃等。以1.4吨的家用汽车为例,拆解后可回收940公斤废钢、74公斤铜铝、185公斤塑料、42公斤玻璃、53公斤废油和7公斤有机材料等。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内的废旧轮胎再生利用中心、废旧动力电池资源化利用中心,以及年处理20万吨规模的破碎中心、年产再生橡胶6万吨和精细胶粉2.5万吨的生产中心等,构建了机动车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实现在地生态循环。目前,累计有3万多辆废弃机动车重获新生,新创造经济价值2亿多元,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6.1万吨。

  瞄准一辆报废机动车,吴兴区走出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新路径:在全域范围内开展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提升“揭榜挂帅”“全程亮晒”“绩效比拼”行动,全域践行无废理念,规范提升各行业各领域的绿色产业发展链。

  针对童装废布条清运处置难,吴兴区积极探索政企合作管理模式,建立前端分类、后端收集、终端利用的标准化收运制度,走出一条具有产业特色的废布条垃圾收运及资源利用新路径。

  围绕工业危险废物处置难,吴兴区通过技术革新,突破关键性技术,为飞灰综合利用行业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助力危险废物趋零填埋。2022年,吴兴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同期相比降低了10.52%。

  紧盯农村资源回收利用难,吴兴区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在农村地区全力推进各类固废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基本实现农村地区可回收物“应分尽分、应收尽收、应用尽用”的闭环管理。2022年,吴兴区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61.8%。

  绿色低碳共富实践  山水为媒已生金

  骤雨停歇,吴兴区妙西镇妙山村隐在山间薄雾中,好似一幅水墨画。走进村里的简隐民宿小院,游客正在赏景、品茶、唠家常,好不惬意。

  曾在旅行社工作多年的赵丽敏,毅然放弃大城市工作,返乡创业。她告诉记者,周末时民宿基本都会住满,节假日需要提前1个月预订。

  靠好山好水就能致富,这是之前没有过的事。妙西镇镇长倪健介绍,过去这里是湖州石矿聚集地,“泥沙路、耳听炮、妙西到”的顺口溜,反映了当时妙西采石业兴盛的情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发展指明方向。妙山村壮士断腕关停矿山,全力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如今,鸡犬相闻、山水相映的村庄内,累计引进农文旅项目25个、撬动社会资本95.6亿元,带动谷堆、妙溪民宿、鹭飞咖啡、OTR花园营地等各类文旅业态破土而出。2022年,妙山村旅游业收入1.1亿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28万元。

  妙山村山水生金故事是吴兴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和乡村振兴的一个剪影。眼下,该区“丝绸之源——潞村”和“世界乡村旅游小镇”等长三角稀缺生态资源,强化绿色赋能、整体开发,构建生态产品保值增值、高效开发、红利释放的全链条闭环模式,全面打造绿色乡村的“金招牌”与“聚宝盆”。

  近年来,吴兴区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扬生态之长,做山水文章,走上了绿色发展的道路,唤醒了“美丽经济”,实现生态优先基础上的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共富发展。

  一组数据可见绿色低碳共富实践创新的巨大红利:仅2015年至2022年7年间,该区城镇居民收入从43535元提升至73113元,农村居民收入从25142元提升至44938元,收入比缩小至1.63∶1。

  文/陆晓芬

  摄/施莉娜  项飞  王洁涵  王迅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市生态环境局吴兴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思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实干争先 奋斗有我
绘就新时代“山水清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