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斌姬
眼下,最惬意的莫过于寻一处好景觅清凉。随着上月底“潞村潮玩季·每周五六七”活动在吴兴区八里店镇潞村村启动,玩冰、玩吃、玩水、玩灯、玩戏、玩购六大“玩”点,吸引众多游客来此消暑。
“这一到暑假,我们村里更热闹了,年轻人特别多。”一早,村民孟建华照例走在还原了宋代水乡风情和村市闹景的“潞村水街”,去位于街上的“绣娘工坊”上班。在工位坐定后,她行云流水般飞针走线,人仿佛走进了绣品中的俏江南。
孟建华所在的潞村,因出土了距今已有4700多年的家蚕丝绢片,于2015年6月25日被正式命名为“世界丝绸之源”,村中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为钱山漾景区和世界乡村旅游小镇唯一景区村。生于斯长于斯,受丝绸文化浸润,绢绣是当地妇女的绝活,绣坊成立后吸引了本村及周边村的绣娘们加入。
“现如今,共聚集了20位绣娘,年龄最小的50出头,年长的70岁。”绣坊负责人杨靓玥介绍,借助古村、丝绸、蚕桑、农耕等丰富的文旅资源,这些年潞村越来越受游客欢迎。村民高兴之余,也在思考如何将优秀文化传承下去,2017年成立的“绣娘工坊”,就是要延续潞村千年的丝绸记忆,让桑蚕文化“绣”出新活力。
“两个月前,来自非洲坦桑尼亚妇女能力建设研修班的学员来绣坊参观,在体验了丝绸技艺后,这批国外‘取经客’直呼太精彩了。”今年53岁的吴琴伟家住与潞村相邻的紫金桥村,2021年慕名加入绣坊后,她和其他姐妹一起,以绣品制作、旗袍表演和技艺教授等形式,让潞村的丝绸文化看得见摸得着。
杨靓玥告诉记者,通过分聚结合的家庭业态模式,绣坊去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3万元,绣娘年均增收1.5万元。今年潞村被浙江省认定为刺绣村,并被授予乡旅学堂丝绸研学基地后,姐妹们干劲更足了,“现在我们正在设计包括养蚕、缫丝、织造、染整、剥棉兜等在内的研学内容,并开发了丝潞水秀、十里银杏、太湖渔歌、西塞白鹭等一系列彰显湖州文化元素的丝绸新品。”
“包括‘绣娘工坊’在内,目前全村有《典籍里的中国》陈列馆、双源馆、钱山漾陶艺手创中心等26个好玩又有特色的文旅项目串点成线,帮助村民创业致富。”潞村相关负责人透露,接下来村里将持续深挖桑蚕丝绸文化,不断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世界乡村旅游第一镇、国际会议度假首选地”旅游目的地品牌,让乡村振兴路走得更实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