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案例成全国绿色低碳典型

  通讯员  杨卫丽  记者  潇易 

  本报讯  生态环境部日前公布2022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名单,安吉申报的“绿色、低碳、共富”的乐游型低碳乡村成功入选。

  乡村建设,规划先行。2021年,余村成为全省首批低(零)碳试点村。“我们抓住试点契机,积极创建国内首个全要素零碳乡村,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编制了《中国余村零碳乡村建设规划》。”天荒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对村域建筑、交通和生活方式等都提出了具体策略,力争到2027年实现村域范围内碳中和。

  如今的余村,低碳元素随处可见,绿色理念深入人心。余村正努力向零碳目标迈进,低碳出行、节能减排等绿色生活方式蔚然成风,文农旅等生态富民产业欣欣向荣。一系列看得见的成效引领全域建设,余村在绿色“碳”索中不断迎来新机遇。

  今年,余村印象建筑先后获得全国第一个铂金级碳中和建筑认证、国际LEED铂金级认证,成为全国首个国内国际双铂金认证建筑。据悉,余村印象是由老旧厂房改造而成,主要通过建筑自身节能以及采用光伏发电系统的形式,优化降低能耗、抵消建筑碳排放。据测算,该建筑年运行减碳量为28.58吨,将逐年抵消建设过程的隐含碳排放量;运行至第5年,即到2027年,建筑碳排放总量达-4.68吨,能完全满足零能耗、零碳建筑的目标,且往后每年都将实现负碳运行,成为一个负碳项目。

  此外,在零碳公园里,三棵“生命之树”能在白天通过顶部的光伏薄膜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夜晚再利用储能照明发光,平均1棵树全年可收集光能转化电能约1825度电;花车彩虹跑道上,游客每跑步50米,可以发电3000瓦秒……

  “我们将持续构建乡村绿色低碳生活圈,推动全村建筑电气化、低碳化,助力绿水青山向碳汇富地转型升级。”余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专题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时评
栽好梧桐树吸引青年人才
“大表姐”调解家庭矛盾
户外结婚颁证基地投用
乐享奇妙夜 点亮夜经济
实验小学孝源校区启用
西苕溪畔 追光逐绿
旅游饭店比拼服务技能
“人社清风”护航年轻干部成长
工地标准化管理强培训
一案例成全国绿色低碳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