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活化利用不能走形变味

  近日,不少市民和游客发现,修缮一新的甘肃天水古城在商业化运营后,古城内厚生巷13号的一处文保院落变成了日式风格餐厅。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的中式古建风貌消失不见,院中、台明被木板覆盖,营造成日式风格,西厢房外还加盖了两间日式小屋。

  检索相关新闻发现,该地对文保院落违规装修的案例还不少。天水市财政局数据显示:为了抢救明清时期的居民院落群,当地从2015年至2021年拨付西关古城保护资金就超过8.88亿元。但没想到的是,不到两年时间,花大成本修缮的文保院落就遭遇了“改头换面”。

  古城、文保院落,可不可以商业化、能不能活化利用?答案是肯定的。封锁关闭并不是最好的保护方式,也不利于其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挥。让文物焕发出时代活力,不仅是对古建筑的“解放”与“拯救”,也是丰富社会历史文化内涵的有益举措。但商业化、活化利用是有前提的,即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更改原貌、私搭乱建,不是活化利用,而是对文保院落赤裸裸的破坏。这有悖古城保护的初心,也与《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不符。

  让文物“活”起来的多样路径中,没有一味趋利、牺牲文化价值、让文保院落再遭破坏的这条路。主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不只是经营企业获得授权的前提,也是文物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保护好的古城、没有这些文保院落,又怎能引来游客、产生消费呢?因此,经营企业不仅自身要有这样的意识,也要督促商户做好保护工作。

  (关育兵,载《湖南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专题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时评
重要的是提升对网络世界的理性认知
“举贤避亲”有助于避免“近亲繁殖”
银龄讲学是多赢之举
活化利用不能走形变味
化解用药贵
以向上的人生推动“命运齿轮”
任性驴友须为自己“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