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护生物多样性 构建低碳建筑群

南太湖未来城打造国家级绿色生态城区

  记者  张鹏

  本报讯  “这边有水蕨!”近日,南太湖未来城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组成员沈佳豪在未来城南部片区项目考察时,意外发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这是我们首次在这个片区发现这种特殊植物,它喜欢生长在湿润的沼泽中,对环境要求相对较高。”

  水蕨是该调查团队在南太湖未来城发现的第6种重点保护植物。去年初,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武建勇博士受邀来到这里后,带着团队走遍了每片土地,对未来城生态家底进行全面摸排。

  发现只是开端,如何保护才是重点。武建勇带领团队,针对未来城大面积开发建设的情况,不断总结提炼出未来城生态修复、栖息地保护、移地保护等建议与措施,探索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

  “年初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野大豆’与全球易危物种‘水禾’移地栽培到田园牧歌项目中,目前来看保护工作效果还是非常好的,这种保护理念在全国都比较领先。”武建勇说。该项目已整理形成植物、哺乳动物、鸟类、水生生物等数据库,共整理统计出732个物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物种10种。

  南太湖未来城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利用好优良的生态本底,南太湖未来城坚持规划引领、绿色生态优先,规划蓝绿空间超过50%。

  早在2021年,南太湖未来城就成为浙江省首个获得三星级国家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标识的地区。大力推动片区内高星级绿色建筑落地的目标贯穿始终。

  据悉,南太湖未来城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首个同时拥有近零能耗建筑、绿色建筑等多项标准认证的绿色低碳建筑群。“CBD运营中心、未来社区体验馆、绿色金融港展示中心等零碳和近零建筑都在加紧施工当中,未来城片区内公共建筑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以上。”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们始终坚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建设,确保不因开发建设而破坏生态本底,努力实现自然生态保护和城市开发建设‘双赢’。”南太湖未来城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蔡加星表示,作为城市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转化区和浙江省首个国家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接下来,南太湖未来城将继续从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绿色建筑、资源与碳排放、绿色交通、信息化管理、产业与经济、人文以及技术创新九个方面着力打造国家级绿色生态城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区县
   第06版:图说
   第08版:思学
南太湖未来城打造国家级绿色生态城区
高铁站“健康驿站”启用
微宏动力手握订单超15亿元
迎亚运社区运动会举行
消防安全宣传走进社区
家门口有了CT机
粮贸城整治“破墙开门”
杨家埠葡萄产业蹚出致富路
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
新区助联体让爱心直达困难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