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种帮扶一扇门一步到位

湖州在全省率先实现“助联体”三级全覆盖

  记者  施妍 

  本报讯  36岁的儿子身有残疾又重病缠身,万般无奈之下,德清县雷甸镇的沈阿姨前不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镇上的“助联体”服务窗口,想看看有没有政策能帮帮她。让她意外的是,社工上门走访后,好消息接踵而至:残疾人之家给她儿子安排了工作,不仅有社保有工资,今后还有退休金;每月800多元的残疾人两项补贴,基本可以解决目前儿子的基本生活需求;“善居工程”还把她家的旧房子改造成了既温馨又便捷的新家……

  “突发重大疾病、意外致残等,都可能导致家庭出现困难。所谓‘助联体’,是基于大救助体系之下成立的集救助、帮扶、服务于一体的实体化运营平台,通过救助力量的有机联合、社会资源的广泛集结,实现进一扇门、多种帮扶一步到位。”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谭秀芬告诉记者,按照“一张网建设、一体化建设”的思路,目前湖州已建成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助联体”1336家,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

  记者了解到,在“助联体”阵地建设中,我市坚持多元联动,通过整合社会工作站、幸福邻里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儿童之家、慈善基地等民政基层阵地建设,实现空间共享、功能整合。同时,探索建立了同管理、同考核的监管机制,推动各个阵地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

  为了更好地发挥“助联体”的兜底保障作用,为困难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三级“助联体”还全面搜集了分散在政府、社会、市场的各类资源,形成了体系化、规范化的帮扶项目资源库;又打通了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壁垒,实现了20个以上事项“一件事”联办,提升智慧救助能力,及时对高风险人群进行介入与帮扶。

  “除了及时发现、主动救助,‘助联体’最大的亮点是可以提供精准的帮扶服务。”谭秀芬说,为了准确回应帮扶对象需求,我市建立了救助需求和帮扶资源两库匹配机制,通过专项排摸和动态管理全面掌握救助家庭“需求清单”,形成帮扶对象“一户一档”。

  (下转A02版)   (紧接第1版)

  为了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还创建了困难群众“点单”、政府部门“派单”、社会组织“接单”的服务供给模式,为困难群众送去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助联体’建设畅通了民生保障的‘最后一公里’,构建了精准、高效、智慧、温暖的‘弱有众扶’新格局。”市民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莫建新表示,下一步我市将以建设全省唯一的“浙有众扶”金名片试点为目标,织起一张政策资源统筹、救助力量汇集、服务供给精准、社会力量活跃、服务质效可感的众扶保障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我市已创建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9个,数量居全省前列
~~~湖州在全省率先实现“助联体”三级全覆盖
聚焦重点领域,南浔靶向发力招大引强——~~~
~~~
~~~全市政协主题教育主席读书会召开 李上葵主持
~~~
~~~今年以来,全市减少“过桥”资金7.8亿元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视野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实干争先 护航亚运
我市3条游线入围省首批共富风貌游线
工业转型“向云端”
多种帮扶一扇门一步到位
新能源汽车驶入快车道
湖州姑娘摘金夺银
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促进政协履职提质提效
我市再添4名“浙江好人”
“带押过户”改革扩面升级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