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封感谢信牵出一段感人故事

“湖州,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记者  陆晓芬  俞黎新

  本报讯  “湖州,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近日,市有关部门收到一封特殊的感谢信,上海游客卞栋梁用质朴文字表达由衷感谢。

  这封感谢信的背后是一段感人故事。国庆期间,卞栋梁和亲友来到吴兴区妙西镇陆羽古道徒步游,行至半途突发胸痛心慌,滞留原地无法继续前行,于是拨打110电话求援。

  陆羽古道全长20多公里,道路崎岖不平,时而狭窄如绣线,时而陡峭几乎垂直如壁,车辆无法进入。接警后,吴兴区公安分局妙西派出所执勤人员第一时间作出判断:游客身体情况差、山谷通讯信号弱,时间就是生命,必须组团上山救援。

  为了尽快找到人并及时救助,妙西派出所、湖州民安移沿山公益救援中心吴兴大队、妙西专职消防队、南太湖医院医护人员迅速组建起救援小队,奔赴现场、展开搜救。

  “山道坡陡路滑,两旁茂密的枝叶探入行道,我们每前进一步都要花不少力气,途中还不时滑倒。那个时候,每个人都绷紧了弦,铆足劲一刻不停搜寻。”妙西专职消防队队长赵允明说。经过1个多小时的徒步登山,救援小队抵达救援现场,南太湖医院院前急救医生王继磊立马对卞栋梁进行吸氧、心理疏导等急救措施。

  “我们商定以人工拉抬方式,把他尽快安全地送往医院进一步救治。”湖州民安移沿山公益救援中心吴兴大队负责人沈玉琪说。1个多小时的山路,救援小队14个人抬了近2个小时,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他们的体力消耗极快,手也因长时间用力而红肿,每隔一段时间需轮换一次;王继磊则时刻关注着卞栋梁的血压状态,安抚其紧张情绪。傍晚6时左右,卞栋梁被顺利送至南太湖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早已等在门口。等检查无恙后,卞栋梁安全出院。

  记者采访发现,对于救援工作人员而言,救人助人是日常工作一部分,然而一座城市的温度和善意正是在这种日常中悄然显现。沈玉琪坦言,他们每年开展公益救援200余次,每次都是和时间赛跑,用行动传递希望和温暖,而在湖州像他们这样的公益救援人员有很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市级领导班子到吴兴区和南太湖新区开展现场学习~~~陈浩马林云洪湖鹏孙贤龙等参加
湖州市侨商会第六次会员大会召开~~~陈浩与市侨商会新一届会长团举行见面会并讲话
~~~研究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高质量发展、转型金融改革创新等工作 洪湖鹏主持
~~~
~~~
一封感谢信牵出一段感人故事~~~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图说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时评
习近平和彭丽媛为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国际贵宾举行欢迎宴会
循迹溯源“两山路” 学思践悟新思想
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 共同讲好“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精彩故事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赶订单
湖州文旅亮相中国— 东盟博览会旅游展
“湖州,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今日导读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