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万工程”绘就太湖南岸新美景

太湖南岸,碧水如镜,绿树成荫,宽阔的马路穿村而过,一派湖滨美景。
滨湖街道北湖,退捕渔民组建的护水队在保洁水域。
节假日,游客们在太湖沿岸的黄金湖岸景区游玩打卡。
滨湖街道渔山村水稻喜获丰收,“强村公司”雇佣的收割机在收割水稻。
黄金湖岸景区,小梅村退捕渔民居小荣转业后成为景观船驾驶员,驾驶快艇带领游客游览太湖风光。

  记者  吴拯  摄

  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要决策。之后又多次考察调研湖州,并嘱咐“一定要把南太湖建设好”。

  20年来,湖州持之以恒实施“千万工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走进南太湖新区滨湖街道,碧水如镜,绿树成荫,宽阔的马路穿村而过,一座座民房错落有致。山水相融、佳景天成,迸发着绿色发展的盎然生机。“近年来,我们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太湖水域生态治理。推动农旅融合精品化发展,依托乡村“美丽经济”,以美促富,实现绿色发展。”滨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陈民说。

  2021年元月,南太湖新区滨湖街道下辖小梅村、塘甸村、湖滨村等8个村联建成立了“强村公司”——湖州益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承接水域保洁等业务,实现年营收约900万元,也让不少上岸的渔民实现转产转业。南太湖的变化,百姓感受最为深刻。小梅村村民居小荣此前在船上捕鱼为生,经历过太湖鱼虾减产、蓝藻肆虐、生态被破坏。现在,他搬进了太湖边白墙黑瓦的渔民新村,和其他20多户老渔民一起转业,成了“强村公司”一名薪酬稳定的景观船驾驶员。

  20年来,湖州乡村的蝶变既是一场奇迹,也是一次必然。放眼未来,一幅“景美、民富、产业兴旺”的“千万工程”新画卷,正在太湖南岸徐徐展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图说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时评
“千万工程”绘就太湖南岸新美景
“抱团发展”激活乡村共富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