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黎新
本报讯 10月16日,因童装纠纷而报案的孙先生随手点开“织里警事”公众号,就查询到了案件的办理进度。如此便捷的服务体验得益于织里在全市首创的受立案全周期管理新模式。
织里镇童装产业年值超过700亿元。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涉企警情多发,占总接警量的近三分之一,侵害了企业合法利益,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
那么,如何破题?今年以来,织里公安分局联合织里镇人民政府、吴兴区人民检察院、吴兴区人民法院共同打造受立案全周期管理新模式,建立最强“法护营商”治理平台,实现对警情全量纳入、全情分流、全域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有警不接不处、有案不受不立、超期受案立案等问题,实现警情有人管到底,事情有人帮到底,民情有人跟到底。
据了解,受立案全周期管理新模式通过搭建智能引擎,实现各类警情全域全量纳入,确保警情监管全覆盖。受立案监管预警平台,通过关键字段实现受立案情况实时自动预警和推送,全部过程由系统自动生成电子台账。
同时,在社会治理中心增设执法监督岗位,打破公安与社会治理中心的壁垒,优化社会治理中心受立案处置流程,对推送社会治理中心的双非警情进行二次甄别,研判确定可能涉案的,予以录入并处置,同时检察院、法院为受立案工作提供最坚实的法律保障。
在优化法护营商环境上,织里“e企安”平台增设法制监管服务功能,“织里警事”公众号增设受立案服务模块,方便群众随时随地进行法律咨询。同时,织里甄选三家优质律所组建“护企法律服务队”,对企业录入的非案件类咨询,以及来自社会治理中心的涉企纠纷对接沟通,针对性解决企业的法律疑难问题,提供相应的救济。
“这一模式将法制监管范围由受立案延伸至执法全环节,提升机制程序、智能预警、信息研判的标准化、精确化,切实为派出所减负赋能。受立案周期管理新模式将有力促进镇域治理现代化再升级。”织里公安分局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