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助力妇女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全市建成“巾帼共富工坊”70余家

  记者  徐  虹

  本报讯  记者近日走进德清县新市镇丝雅围巾来料加工式“共富工坊”的纺织车间内,只见一排排缝纫机哒哒哒地飞速运转,纺织女工在机器前飞针走线,手指绕着线,脚有条不紊地踏着,手掌时不时把滚轮往前推,把布料往前挪……各种布料分分钟就被制作成了成品。

  负责人汪玲英介绍,该“共富工坊”是由新市镇党委牵头,德清丝雅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与梅林村、加元村2个行政村,及6个村级加工点共同组建的“1+2+6”三星级“共富工坊”,作为一个巾帼创富共同体,该工坊今年还入选了首批省级“巾帼共富工坊”。该工坊目前主要从事围巾来料加工业务,设有缝纫、编织、包装等共富工位80余个,吸纳了200多名妇女,其中低收入妇女40余人,人均每年增收4万余元。

  一位来自加元村的妇女告诉记者,之前一直在家务农,现在,她每个月都能拿到工资,为家里增加了收入。

  “巾帼共富工坊”建设是我市低收入妇女创业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市妇联助力“扩中提低”、促进妇女家门口创业就业、实现富民增收的有效抓手和载体。“让小工坊架起致富桥,让小平台承载大民生。”市妇联妇女发展部副部长刘池介绍,全市目前共打造了73家各级“巾帼共富工坊”,其中有10家入选首批市级“巾帼共富工坊”,3家入选首批省级“巾帼共富工坊”。今年,市妇联还联合市农业部门出台了《湖州市促进来料加工式“共富工坊”发展奖补办法》,推动我市来料加工式“共富工坊”提速发展,促进低收入农户就业增收。

  接下来,除了推进“共富工坊”的建设,市妇联还将不断优化其运行机制,强化项目引进和就业培训等。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沈家本与中国法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召开
湖州运动员蒋继剑、吴云龙双双夺金
市第九届“慈善嘉年华”举行
一份建议解了小区停车难
我市首届马拉松即将开赛
潘店港闸站有望年底建成
江南水乡与国际艺术撞满怀
争做勤俭少年
全市建成“巾帼共富工坊”70余家
澎湃精神动力 夯实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