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光山色映诗城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主题采风活动见闻

  记者  王一堡

  初冬时节,雨后的湖州空气清新,略带寒意。

  天下山川居一半,湖州风月占三分。湖州自古是山水清远之地,风光独绝。昨天,参加第六届南太湖诗会暨2023年全国青年散文诗人创作笔会的嘉宾和诗人走进太湖南岸的这座江南古城,开展“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主题采风。

  “这是我第3次来湖州了。湖州人文气息浓厚,是个宜居的城市,我很羡慕生活在这里的人。”在走访了邱城遗址公园和长田漾湿地公园后,《星星》诗刊杂志社副主编童剑由衷感慨,满目的湖光山色能让人身心放松,享受属于自己的惬意。他介绍,在南太湖新区被授予《星星》诗刊“诗歌创作基地”后,将组织更多的诗人来这里开展创作采风和文学交流,通过诗歌让更多人认识湖州。

  长田漾内植被多样,生态环境优良,有多种野生鸟类栖息。乘船而行,两岸别有一番江南水乡风情。吴兴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邵小书是新湖州人,因为向往江南,他在10多年前选择在湖州定居,现在主要从事诗歌创作。“湖州文化底蕴深厚,在这里让人有静心创作的欲望。”她坦言,湖州的诗歌创作氛围很好,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这座城市的滋养。

  湖州承吴越文脉,揽江南气韵,被誉为“吴越古邑、东南望郡”。一走进湖州市非遗馆,精彩纷呈的非遗技艺展示吸引许多诗人拿出手机拍照留念。斩获“星星·年度散文诗奖”的诗人阳飏已经从事诗歌创作40多年了,他对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印象深刻。一部书画史,半部在湖州,赵孟頫、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等许多名家曾在这里泼墨挥毫留下作品。“我是第一次来湖州,除了写诗,我也喜欢画画。这里不仅环境好,而且文脉悠久,是个好地方。”阳飏为湖州点赞。

  “生活在这座城市,你要是不写诗的话,是对不起这座城市的。”采风中,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汪剑钊毫不吝啬对湖州的赞美。他不仅自己创作诗歌,还从事诗歌方面教学工作。他认为,湖州与诗歌的缘分很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诗歌之城”,诗脉一直延续至今,湖州诗人在中国诗坛有重要影响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湖光山色映诗城
“两山”农情议事会举行
沉浸体验
线上思政课走心入脑
首个高速公路红十字服务站启用
巡查火点用上直升机
养老院有了“健康小屋”
人口抽样调查启动
有限空间作业实训实现可视化
湖州交易团进博会上达成意向采购额2.8亿美元
关于召开浙江南浔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公告
177个老旧小区“逆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