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5条村道以企命名,18个项目携村共富——

“扁担弄”走出新路子

  记者  徐震

  思腾路、雀联弄、万马弄、农都弄、巷富弄,日前,记者在长兴县李家巷镇刘家渡村的刘家渡自然村看到,5条村道被挂上了路牌,都以企业命名。走访村里,一个“破圈”发展的故事浮出水面。

  “我们村过去就是个‘过渡村’。”刘家渡村党总支书记沈新华介绍,村里地理优势得天独厚,横穿或紧挨了两条高速公路、两条国道、一条铁路,但是村里也被“切割”得极为拥挤。以刘家渡自然村为例,密密麻麻“挤”着282幢老旧房子,很多村道都只有一根扁担宽。

  前些年,刘家渡村申报县美丽乡村精品村,接连两次落选。沈新华无数次动过整村改造的念头,但拓宽道路得拆房,改造后又该做什么?七八十岁的村民拉着他的手说:“新华,我们都这把年纪了,别折腾了。”

  2021年初,李家巷镇组织村干部到上海奉贤区青村镇吴房村学习,一幢幢老房子在公司运营下,入驻了企业,变成了办公室、企业会所、民宿……回村后,村“两委”开了会:咱们村挨着两个工业园区,也能走这条路!

  村干部盘算了下,拓宽刘家渡自然村的村道,要拆除沿途的85户辅房。村干部沈建国拆了自家的8间辅房,9名党员拆了500多平方米的辅房,村民也跟着干了。25天后,辅房全部拆完,部分房屋拆除重建,道路拓宽到了4米以上。

  为了运营好村庄,村里和上海思尔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长兴思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粉刷民房外墙,打造小公园、健身广场、咖啡屋……72岁的村民陆水娣每天都要到家门口的智能竞赛健身车骑几下:“真没想到还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变化更大的是村民的房子,原先租给外来务工人员,不好管理,如今由村里装修运营,村民每年拿租金。目前,18家企业入驻,有创业的、做活动中心的、办展厅的,一年给村里增收100余万元。

  村民钟火顺的房子建了有20多年,这次重新装修后,租给了长兴雀联建设有限公司,每年能拿到5.4万元租金,比之前的租金翻了一倍多。一幢民房刚装修好,已经租给湖州万马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8个“90后”组成的云锦乡创客团队今年入驻了村口的三层楼房,“村里有公园、咖啡屋、食堂,和城里创业区别不大。”团队负责人杨志鹏说。

  新农都农贸市场前年与村里合作保洁、餐饮业务,让村里一年增收近200万元;镇上的强村公司——长兴巷富实业有限公司在村里办公,收租闲置农房,吸引企业入驻,“今年村上基本每两天就有一次企业家活动。”巷富公司总经理蒋晶说。

  如今,走在刘家渡村,一幅村企合作的和美画卷徐徐展开。“用企业名字命名村道,就是想告诉大家,这条路能走通!”沈新华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深度
   第05版:四季看变化
   第06版:综合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扁担弄”走出新路子
绣花功夫“美颜”乡村
综合体拔地起
全市27家文化企业赴赣引才
“冷资源”撬动“热经济”
高空缆车及冰雪项目运营安全专项检查启动
湖州“船员学习通”在全省推广
“着眼显绩”莫忘“放眼潜绩”
核酸小屋成党员便民新阵地
一片叶子托起共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