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兴延链补链形成“雁阵效应”

高能级战略平台上演“速度与激情”

吉利高端纯电车型总成部件项目建设前后
经港智能汽车配套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前后
科佳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模具模架项目建设前后
天能帅福得高能锂电池项目建设前后
扫一扫 看更多

  记者  赵斌  张慧莲 

  这几天,气温骤降,但长兴县吉利总成、科佳二期等项目现场热火朝天。记者走进园区,车辆穿梭,工人们紧盯工期抢进度,铆足干劲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正是项目现场真实的写照。当前,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正在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这片热土上集聚集群发展,形成“雁阵效应”。

  今年初,长兴县组建领导小组,细化“四季看变化”年度任务清单,建立形成了“每周会商、每月亮晒、每季考核、常态督导”机制,全面推进高能级战略平台建设。

  走进长兴地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机器运转不停,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产品下线后,就会随着发运车运到吉利长兴生产基地,装配到整车上。“从我们公司出发,到吉利只有两分钟车程,公司就是冲着吉利来到长兴的。”地通汽车行政经理郑玲玲说。作为吉利汽车零部件产品配套合作企业,该公司主要生产车身冲压件、车桥等产品,今年1至11月产值达2.5亿元,同比增长10.1%。

  以吉利长兴生产基地为中心,5公里范围内,涵盖了长兴晟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湖州泰鸿万立科技有限公司等数十家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不过这些既有的企业,一度散落在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如何整合资源、串珠成链,构建起以整车为中心的整零协同产业链生态,长兴开发区推出了“融合强链计划”,由政府为产业上下游搭台牵线,举办产业链专场对接会,让本地企业面对面向“链主”企业展示拳头产品。

  “单个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能够一起寻求合作发展,才能实现互惠共赢。”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张凯表示,“通过对接活动,让这些邻居企业见见面,坐下来谈谈,找到上下游合作伙伴,推动‘链主’企业与‘链上’企业融通、配套、合作,构建整零协同发展格局,不断提升产业链发展韧性。”目前,长兴已培育链上规上企业49家,围绕吉利配套项目本地化,先后开展了4次专题对接会,通过企业间协同配套相关工作对接,吉利在长兴的本地配套企业从1家增加至目前的15家。

  破解单个企业的难题只是长兴加速首位产业发展的一个环节,为了更好地打造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在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招商引资工作时刻进行着。由综合协调、后台保障、产研招商等组建而成的产业链招商小组,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产业研究、招商洽谈、项目推进等工作。“我们要实时掌握自己手上的资源,了解延链补链强链还需要哪些环节的企业,再出去淘和产业链匹配的优质项目,时刻保持对项目信息的敏锐度,让更多的链上企业落户开发区、落户长兴,让产业链的完整性越来越高。”画溪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颜晓涛表示。

  今年,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凭借“链长制”工作实力出圈,获评2023年浙江省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优秀示范单位,产业链建设取得了新突破。记者了解到,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构建“全员招商”体系,壮大了招商力量,围绕首位产业招引了毫末智能驾驶、盛为芯激光器芯片、骏玖车载芯片等26个延链补链的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其中,骏驰电子科技拟投资建设的中国芯车规级芯片国产化替代项目成为全县首个汽车电子芯片类项目,将为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注入强劲动能;吉数大数据、和夏汽车检测等一批汽车服务业企业的有序补强,让“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汽车大数据服务—汽车后市场服务”产业链更趋完善。

  这两天,一条题为《我省新增4个2023“科创中国”浙江省级创新基地,9个浙江省级试点县(市、区)》的推文在记者朋友圈刷屏,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又添一省级荣誉,成功获评2023“科创中国”浙江省级创新基地。

  近年来,长兴开发区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人才链,连续多年举办高层次人才项目创赛、资本对接会等活动,成立多只科创基金,总规模达9亿元。通过“以赛引才”“基金引才”“以才引才”等方式,不断吸引优质人才项目落地,今年1至10月已引进创业人才项目31个、青年博士17人。同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技术创新,推进企业科创平台提质升级。目前,拥有国家级孵化器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级国际合作基地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7家、博士创新站14家。

  如今,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培育已经成为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产业集聚所产生的裂变效应正释放出巨大能量。今年1至11月,首位产业实现产值350亿元,同比增长14.4%,占比开发区规上工业产值26.4%、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首位产业”地位不断提高,助力开发区高能级战略平台实力整体跃升,成为长兴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强劲增长极。

  亲历者说

  筑巢引凤栖  固巢助凤飞

  讲述人: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项目服务局局长 倪少杰

  上个月,天能帅福得一期6GWh高能锂电池项目投产仪式圆满举行,为长兴高质量发展释放出新的增量。这一年,项目从厂房建设、设备安装到试生产产品下线,达成了一个个新的里程碑,为此我感到由衷高兴。

  天能帅福得高能锂电池项目从厂房建设到一期投产;吉利高端纯电车型总成部件项目从桩基工程施工到完成厂房建设并部分厂房交付使用;科佳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模具模架项目从基础施工到主体结顶、部分设备进场;经港智能汽车配套中心建设项目从基础施工到1至6号厂房交付使用、7至10号厂房主体完工……一年来,我们按照标志性点位项目节点安排,倒排时间,压茬推进,五大标志性点位项目均超过时序进度,展现了全新面貌。

  怎样又快又好推进项目建设,关键在于加强高水平服务,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既要吸引更多“凤凰”来栖,又要留得住“凤凰”。今年以来,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实施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六条措施》,加强项目服务局全体干部素质能力建设,引导服务专员加快提升审批代办、项目服务、沟通协调等各方面能力,让每一名服务专员都成为项目推进领域的行家里手。

  今年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张作战图一个团队”的项目推进机制,实行清单化管理挂图式推进,力促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同时,坚持“一线工作、现场服务”,项目专员勤跑项目现场,全流程闭环服务,对于项目业主提出的问题或诉求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切实做到项目有序、顺利推进。截至上月底,实现亿元以上项目开工、竣工各31个,目前在推项目79个。

  我相信在每一名招商员的努力招引下,每一名服务专员的尽心服务下,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链上企业来到长兴,不断延链补链强链,让高能级战略平台实力不断跃升。

  (赵斌  张慧莲  整理)

  专家论道

  从无到有,这条“造车路”长兴遥遥领先

  姚晓冬

  智能汽车,这个看似高大上的概念,如今已经融入了日常出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驱动下,它们集感知、决策、执行等功能于一身,仿佛拥有了“智慧的大脑”,同时它的边界也在不断扩展,出现了新硬件、新软件、新概念,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主流的发展趋势。

  我去过很多地方,考察过不少地区发展的汽车产业,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长兴的这条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依稀记得,长兴产业之变源于2019年,投资超300亿元的吉利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落户成功,这是全球的热门新产业赛道。紧随龙头大项目,长兴县政府决定把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作为全县的“首位产业”,持续放大“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倍增效应,从零开始,重点培育。

  在智能汽车产业链中,绿色智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长兴县非常重视汽车企业科技研发,通过政策支持、人才引留、平台推介、贴心服务等,不断帮助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做大做强做精,比如企业采用轻量化材料、优化动力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举措,让这个产业链变得越来越“绿色”。

  值得一提的是,长兴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的发展不仅局限于当地,更有着带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潜力。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成熟,长兴的智能汽车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展现中国制造的实力和魅力。

  短短几年的发展,全国各地的产业链合作单位和上下游配套企业闻讯而来,加速向长兴集聚,初步形成以整车制造为龙头的高质量汽车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全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聚集了产业链规上企业49家,这个数字在全国任何一个县,都是走在前列的。

  今年,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达到年销量近3000万辆的规模,其中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市场驱动快速增长阶段,成为汽车市场的增长极。尤其新能源车减免车辆购置税产品技术要求调整政策的出台,有利于推进长兴智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在这条“造车路”上遥遥领先。

  (作者系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联盟执行秘书长 )

  本版图片由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长兴延链补链形成“雁阵效应”~~~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深度
   第05版:四季看变化
   第06版:综合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高能级战略平台上演“速度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