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背包执法”创新又走心

  “带上执法背包,可以在山上连续工作半天。”最近,德清县莫干山镇出现了一群特殊的“背包客”,他们是湖州执法队员。普法宣传、文明劝导、守护绿水青山……他们深入群众,通过零距离交流互动,延伸执法触角,用双脚丈量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这样的“背包执法”,看似是最原始的“笨办法”“苦办法”,折射的却是执法人员走到一线、沉到基层、靠前服务的朴素初心和创新服务,恰恰是执法为民理念最生动有力的切面。“键对键”不如“面对面”,任何时代,这样的“背包执法”都值得提倡。

  有人会说,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执法人员已经可以利用先进技术开展云端服务、云端执法。但问题是,执法的初衷是服务“人”,而科技或许可以让人“少跑腿”,但若长此以往,也会淡化“跑出来”的干群之情。毕竟线上的文字没有表情,即使及时回应也少了一份温情。一些地方,“线上执法”甚至会沦为只追求程序到位、不追求效果到位的形式主义,当须警惕。

  从这个角度来讲,执法队员以服务者的姿态,主动走到群众中间,小背包里装的正是“大服务”。我们看到,在湖州执法队员的一次次的苦行中,执法者以百姓之心为心,与群众打成一片,得到群众好评的美好场面。服务百姓的初衷是关心人民的需求和利益。“背包执法”,之所以被点赞,还在于它体现的实事求是精神。执法不是一种单向行为,更是一种双向互动,百姓有什么诉求,只有心贴心、面对面,才能切身感受,从这个层面讲,执法队员的背包里,还装着百姓的急难愁盼。他们带下来的是真情服务,带上去的是呼声诉求,真心希望,这样创新又走心的服务越来越多。

  (孙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实干争先·奋斗有我
   第06版:综合
   第07版:专题
   第08版:时评
以“合力+”提升小哥“权益+”
在图书馆享受阅读而非只“打卡”
新一代“范总”何以抵达“繁花之境”
“背包执法”创新又走心
别让“代画参赛”玷污了美
“送温暖”别走形式
文艺网红街区如何“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