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环”评价让幼儿园精细化管理绽放新活力

  为深入贯彻《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晟舍幼儿园作为市课程评价改革实践园,在改变儿童观、游戏观、课程观的实践中,摸索观察与评价的有效做法,聚焦评价改革的热点,拓展运用已有经验。立足一园四区的架构,采用一体联动的方式,遵循过程评估导向,聚焦班级现场观察,以一日活动保教质量为评价落脚点,摸索“精心、精准、精细”的行动标准,逐步形成“三环”评价模式,以评促建,以评提质,让幼儿园精细化管理绽放新活力。

  精心构建评价改革“导向环”

  评价改革轰轰烈烈,是跟风抓紧快跑,还是静下心一步一个脚印稳步走,每个幼儿园取向皆不同。晟舍幼儿园在管理上始终坚持“实践出真知,谋定再行动”,改革离不开理念认同和价值引领两个关键要素。晟舍幼儿园从评价导向上着手,精心构建“三个一”保障行动。一是明确“1”个纲领文件,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作为推进幼儿园科学管理、全面提高保教质量的抓手。聚焦“A3教育过程”中“B7活动组织”“B8师幼互动”两个关键指标中10条考察要点,针对教师的保教行为,确立评价重点。二是组建“1”支评价队伍,基于精细化理念的贯彻与落实,融合游戏评价小组与半日活动视导小组的的有效经验,幼儿园建立以园长、副园长、保教主任、教研组长以及骨干教师在内的专业化评价小组,以教师保教质量为核心,进行教师保教行为专业观察与评价。三是确立“1”套评价标准,基于《评估指南》中注重过程评估、强化自我评估、聚焦班级评估等要求,对照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分别梳理出包括“生活质量”、“环境质量”“学习质量”“有效支持”在内的4大版块11个考查点43条参照提示,作为幼儿园教师保教行为质量的统领性评估标准。

  精准落实评价实践“聚力环”

  深入思考评价是谁的事?评价主体和主导又是谁?晟舍幼儿园聚焦两个问题,开启“双通道”评价实践改革,精准落实实践路径与做法。通道一是自上而下,从导学标准—对标实践—自评互评。通过集中研修进行标准导读;通过小组研修展开板块化分析,帮助教师找准方向,树立科学的评价意识,帮助教师在理解与内化基础上,深入实践,对标自评,反思自身教育行为。通道二是上下联动,从现场视导—版块聚焦—互动研评。评价小组分别对幼儿园大、中、小三个年龄段不同班级展开半日活动视导,主要聚焦“生活质量”“环境质量”“学习质量”“有效支持”等内容,对各班展开全程“跟踪式”的观察、记录与评价。视导过程中,评价者会对照《半日活动保教质量对标视导记录评价表》进行真实、客观、具体的记录与分析。视导结束后,评价小组及时与班级教师研讨交流,在交互评价中分析诊断、肯定优点、剖析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精细梳理评价指南“支撑环”

  评价是为了优化和提升质量,因此我园基于大量的实践探究与数据,做好闭环管理。精细梳理,循证复盘,细化标准。一方面通过“跨班级视导”“跨年段视导”“跨园区视导”,汇总并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运用“对标—循证—验证—评价—改进”的方式,复盘幼儿园一日活动具体环节的真实场景、对标评价教师保教行为的适宜性有效性,细化梳理评价结果,同时建立指向具体环节的园本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充分考虑教师队伍的多样性,认知经验与能力水平的差异,以问题为导向,对照园本细化的版块评价标准,进一步“微格”保教行为,为教师制定评价量表,提供指导案例,形成园本化评价指南,有效帮助教师实现自我诊断和监控。

  晟舍幼儿园聚焦保教质量探究摸索的“三环精进”改革方式,围绕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的保教行为进行具体的评价,路径明确、重点突显、操作性强,便于拓展运用。在此过程中,从“对教师”到“为教师”的转变,切实激发了每个人对提升保教质量与自身专业发展的内驱力,真正发挥评估的诊断、改进和激励功能,也让精细化管理绽放新活力。

  (作者系吴兴区织里镇晟舍幼儿园园长  余红娅)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图说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三环”评价让幼儿园精细化管理绽放新活力
高扬“织礼”文艺
安全“童”行
青年新力量 乡村谋未来
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