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残疾人搭建发光舞台

德清提前半年完成省级民生实事“新增残疾人就业”项目

  记者  邵丹红 

  本报讯  在德清县阜溪街道王母山村,村民邵小华近日正在给自家种植的平菇浇水,看着一朵朵洁白娇嫩的平菇从菌菇棒中长出,他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今年61岁的邵小华和妻子都是肢体残疾,之前靠打小工谋生。今年5月,德清县残联和街道为残疾人家庭提供免费的菌菇棒,在了解种植的方法后,他决定尝试种植一批。“这里大概有五百个菌棒,每天大概能采收五六斤,一个月能有一千元左右的收入。”邵小华告诉记者,现在他在打零工之余又多了份收入,生活更有盼头了。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推进省政府民生实事‘新增残疾人就业’项目,打造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的标准化建设,带动残疾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通过培训专项技能、宣传优惠政策等举措,合力解决残疾人就业难问题。”县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县新增残疾人就业156人,提前半年完成年度目标。

  将“共富工坊”模式融入“残疾人之家”,是德清助力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的有力之举。每天早上,家住祥和社区的顾勤霞都会赶到武康街道“残疾人之家”上班,在这里,她和另外10余名残疾人员工一样,从事弹簧零部件代加工工作。“我们通过链接企业资源,带动残疾人及家属参与加工零件、非遗手工作品等商业业态加工制作,实现一批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今年上半年,全县‘残疾人之家’新增就业人员10人,平均每人每月增加收入600元左右。”县残联介绍。

  此外,德清县残联广泛宣传各项促进残疾人创业、带动就业的优惠政策,明确扶持对象条件和相关要求。对就业年龄段有就业能力、就业愿望、生产经营项目的残疾人,开展重点走访摸底,给予政策、资金等多方位扶持。同时,规范监督项目开展,对扶持对象进行跟踪指导,确保帮扶项目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虽然目前已经完成全年目标,但是下半年还将继续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该负责人表示,将联合人社局、慈善总会等部门持续推出爱心岗位、慈善岗位,提高就业帮扶效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公益
让红色基因融入企业血脉
强降雨昨杀“回马枪”
斯坦福师生 来湖品文化
“简案快办”提执法效能
为残疾人搭建发光舞台
五十七户家庭体验“云配租”
再接再厉掀热潮 齐心协力争一流
为美好“疆”来播下教育种子
市中医院新院区预计下半年投用
湖州十二家文化馆站通过“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