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肠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

市疾控提醒:加强饮食安全是第一道防线

  记者  张璐 

  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每年5月至10月,肠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这一时期内,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甲肝和戊肝、手足口病以及诺如病毒或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等多种肠道传染病频发。

  “气温持续攀升,湿度也相应增大,为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迅速繁殖提供了温床。”市疾控中心传防科科长刘光涛提醒,加强饮食安全至关重要,这也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

  他解释,肠道传染病的主要临床表现集中在消化系统,常见有恶心、呕吐、频繁腹泻及腹部不适等典型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伴随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及明显的中毒样反应。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后,能在2至3天内显著恢复。然而,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而言,剧烈腹泻可能引发机体严重脱水,若未能得到及时救治,则可能诱发一系列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极端情况下甚至导致死亡。

  “这些疾病主要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被污染的食物和水通过口腔进入肠道后,病原体在肠道内增殖并释放毒素,破坏肠粘膜,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和损害,进而危害人体健康。”他解释,肠道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有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和昆虫传播。

  那么,我们可以如何预防呢?

  他建议,首要在于坚持优质的手部清洁,定期使用肥皂与流动水彻底洗手,尤其在饭前便后及接触公共物品后,减少病菌传播风险。其次,注重食品安全,选购新鲜食材,充分加热烹煮,避免生食,预防食物中毒。第三,确保饮用水源安全,选择煮沸或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以防水源性疾病。第四,保持家居及周围环境整洁,定期清洁消毒,减少病菌滋生。第五,面对腹泻、呕吐患者,务必佩戴口罩与手套,妥善处理其排泄物,及时消毒,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守护家人健康。

  他特别提醒,夏季预防食源性疾病,要遵循食品安全的5个基本原则,包括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以及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万一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出现幻觉等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并尽快救治。”他建议,如果是在家中等待救援,可以先采取紧急催吐等自救措施,并及时到就近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我和我的湖州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实干争先看转化
暑期迎学车热 学生成主力军
湖沪两地文化走亲举行
长兴开展“慈善双月行”
快乐一“夏”
住宅老旧电梯评估启动
肠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
政务服务送到百姓身边
“蓝焰”守护
小区垃圾房很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