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姚玲利
“上次蓝绿藻的情况好些了吗?”高强问道。“解决了!多亏了高主任帮忙。”王崇法笑着说。接着他直接下塘,用网兜捞起一部分沼虾,倒进盆中。
7月16日,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湖州综合试验站站长高强,上午刚从宁波出差回来,下午就出现在了南浔区善琏镇沼虾养殖户王崇法的虾塘边。
高强顺势拿起沼虾仔细观察,指了指手掌上活蹦乱跳的虾说:“目前长势还不错。但你看这些是软壳虾,软壳虾饲料吃得少,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投饲的数量,不能投喂太多,3到4个小时内吃完就可以了。”
王崇法凑近瞧了瞧,点了点头,又询问了饲料投喂的数量。心中有数后,他又谈及,前期由于雨季长,虾长得慢,现在担心能否顺利上市。
“放心,整体都挺好的。最近高温,部分虾塘的水位稍微加高一点,虾塘的水要少量多次地换一换,让水活起来。我们把这些虾拿去检测下,再去取些水样,回去检测下水质情况。”高强说。
王崇法立马照做,虾塘内的增氧机也立马“轰轰”地工作起来。“第三批虾苗分塘出来了。”王崇法一边介绍养殖最新进展,一边带着高强前往最远处的虾塘。
7月的虾塘,大棚的棚布早已取下,虾塘完全裸露在外。37℃的高温,高强和王崇法巡了一圈塘后,满脸是汗,衣服也湿透了。但看到虾苗很健康,大家仿佛都忘记了炎热。
夏季虽是罗氏沼虾育种的淡季,却是养殖的重要时期。高强告诉记者,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公众号上也在上月初推出了“梅雨过后,高温来袭:罗氏沼虾养殖的应激管理策略”的内容。另外,他们所派出多个团队在全省开展现场服务,他最近都在杭嘉湖片区各地跑。
“光是梅雨季,专家就来过好几回了,这次又来现场指导,太高兴了!”王崇法的妻子胡秀娟笑着说,自从3月网上一线牵,认识了高强所在的专家服务团,这几个月来,不论是5月第一批虾苗上市,还是养殖期间遇到的磕磕绊绊,专家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胡秀娟竖起大拇指称赞:“太给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