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湖州寻访萧也牧

  马军巷沿河旧影(资料照片)

  萧也牧曾经就读的绉业学校旧址,学校现留下景行祠建筑

  萧也牧工作过的吴兴发电厂城北厂区旧址门口码头

  萧也牧四哥吴承沐

  萧也牧

  邵部在湖州十二中校史馆内萧也牧介绍处留影

  吴永祥 

  早在2021年,笔者在阅读二十世纪上半叶湖州下塘(塘甸)吴氏家族编写的《苕溪吴氏宗谱》时就发现,谱中第十一世都是承字辈。而湖州籍著名作家萧也牧原名恰是吴承淦。因此笔者就有了求证“萧也牧是否为下塘吴氏家族族人”的想法。

  2024年3月,笔者联系到了国内研究萧也牧的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助理研究员邵部先生。邵部先生正在编写《萧也牧年谱》。通过与邵部先生的交流,并阅读了《萧也牧年谱》初稿后,笔者更加坚定了萧也牧是下塘吴氏家族中人的想法。

  2024年3月中上旬,邵部先生通过与萧也牧之子吴家石先生的交流,获得了在湖州生活的萧也牧侄孙女孙燕静女士的联系方式。3月23日,邵先生和笔者与孙燕静女士在湖州见面,并与孙女士及其家人进行了交流。孙女士家人给我们看了《湖州晚报》上发表的纪念萧也牧的文章和家族的老照片,并告诉了我们萧也牧夫人李威女士当年来湖州的有关情况。我带邵部先生于前一天走访了萧也牧在湖州的足迹:马军巷、绉业学校旧址,东吴大学吴兴附属中学旧址(现湖州十二中)、吴兴发电厂城北厂区旧址和吴氏家族祖籍地——南太湖新区滨湖街道塘甸集镇。

  马军巷是湖州20世纪前半叶众多富商、名流的居住处。此巷沿着湖城务前河呈东北—西南走向,巷子里弄堂很多,有狮巷弄、河上土斗弄等,巷弄中居住过许多湖州名人,如陆树基。中国近代教育家朱家骅是湖州人,据说他在少年时期曾在马军巷中的沈氏私塾读过书。曾在北洋政府时期担任过北京大学校长的湖州人胡仁源也曾居住在马军巷中。根据1929年的《吴兴绉业学校廿周纪念特刊》中的记载,萧也牧(吴承淦)及其侄儿吴家和(孙燕静女士的父亲)居住在当时的马军巷99号(据孙燕静女士的回忆,1949年后此门牌号改为马军巷30号)。

  绉业学校是清末时湖州的绉业同行们办的行业子弟学校,也面向社会招生。据吴家石先生告知,萧也牧的父亲是从事丝绸生意的,因此萧也牧在此校读书就顺理成章了。吴家除萧也牧外,还有许多同族中的孩子也在绉业学校就读,比如吴家驜、吴家齐。

  湖州十二中的前身就是湖州二中,而湖州二中就是东吴大学吴兴附属中学和湖郡女校合并而来的。据邵部所编《萧也牧年谱简编》,萧也牧曾于1937年时在湖州参加民教馆的有关活动。民教馆就是吴兴县立民众教育馆。吴兴县立民众教育馆曾编辑出刊《湖属社教》,按杂志上刊载的信息,当时馆址位于湖城同岑路。

  萧也牧本名吴承淦,其所在的吴氏家族,是清代浙江省湖州府乌程县北下塘望族。该族源于湖州安吉鄣吴吴氏,与大书画家吴昌硕是同宗。在上海图书馆中,存藏着三部《苕溪吴氏宗谱》,分别印行于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光绪三十二年(1906)和1931年,这三部宗谱主要就记载了清代初期至20世纪初期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下塘村(1911年后,该村属于吴兴县,现属于湖州市南太湖新区滨湖街道塘甸行政村)吴氏宗族的历史。

  其中,第三部1931年印行的宗谱封面上“苕溪吴氏宗谱”几个字为曾任北洋政府代理国务总理的胡惟德所题写。翻开同治时期的《苕溪吴氏宗谱》,我们可以看到有道光年间的郎葆辰、叶绍本、张珍臬、吴廷芝、吴颐年撰写的序言。其中叶绍本在序言中写道:“吾乡下塘吴氏出自延陵季子,历数十传至亮一公,由诸吴村徙居高桥村,又数传至德明公,自高桥徙下塘村。”可见,大约在元末明初,吴亮一从鄣吴迁出,来到湖城郊区,成为了高桥吴氏,高桥吴氏又分出下塘吴氏。

  下塘村今天叫塘甸村,村上现有主要街道一条,两边有商店。目前,三套宗谱全部已电子化后向全国公开。

  从《苕溪吴氏宗谱》中所载内容看,下塘吴氏宗族共分为“恭宽信敏惠 ”五支,其中“恭”字支为主支,且从第六世开始,谱名辈分严格按“年—生—邦—孝—友—承—家”排序。萧也牧及其兄弟皆是承字辈。

  根据《苕溪吴氏宗谱》(1931年版)记载:萧也牧父亲叫吴友声,号声甫,生于1871年,去世于1919年,享年49虚岁。他有三任夫人,分别是原配谭氏,继室归氏,侧室张氏。根据长子吴承佶在上海《申报》上刊载其父去世时的信息,吴友声去世时间在1919年8月27日,家谱记载是阴历闰七月初三。吴友声生子六人,即长子吴承佶、次子吴承喜、三子吴承欣、四子吴承沐、五子吴承桂、六子吴承滐,女儿一人。其中吴承桂、吴承欣都较早去世。因吴承桂去世得更早,所以宗谱中吴承滐排第五。吴承滐,字淦宝。他就是后来的吴承淦,后来又化名吴小武,也即萧也牧。按宗谱记载,吴友声侧室张氏生了这六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张氏也即萧也牧的母亲。吴友声女儿即萧也牧姐姐嫁湖州马军巷罗毓祯。

  据萧也牧亲属回忆,萧也牧父亲曾与人合伙开同裕绸缎店。查历史文献,确有此店。此店开设在湖州城内上北街,上北街恰在马军巷对面,与马军巷隔河相对。而历史文献上记载的同裕绸缎店的位置与孙燕静女士的回忆是相符的。

  萧也牧大哥吴承佶,字经宝、号康乐,曾以吴康乐的名字行世。查阅史料可知,吴康乐曾任杭州造币厂课员。而孙燕静女士回忆,吴承佶也叫吴承德,据说还在上海造币厂工作过。

  萧也牧二哥吴承喜,字玉宝、号子英。据宗谱载,娶王氏。孙燕静女士告知,王氏即她奶奶王瑞珍。王瑞珍(也即萧也牧的二嫂)去世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萧也牧侄孙女孙燕静(姓随母亲孙承英),曾在湖州饮服公司上班,后一直在湖州从事餐饮服务工作,曾获评“中国餐饮服务大师”。

  据1929年的《吴兴绉业学校廿周纪念特刊》中的记载,当时的萧也牧是三年级生。

  萧也牧四哥吴承沐,字水保,号苍梧,又名赞青。他出生于1906年。他就是萧也牧亲属回忆中,影响萧也牧爱好文学的“四哥”。

  萧也牧就是宗谱中的吴承滐。他谱名承滐、字淦宝。吴兴绉业学校纪念册中学名“承淦”。但是宗谱中记载的萧也牧出生年月是1917年(闰二月十六日辰时)。这一出生日期与现在知道的萧也牧出生日期(1918年)不符。根据孙燕静的回忆:家谱中对爷爷吴承喜及王瑞珍的记载也是对的。她回忆认为,宗谱中记载的萧也牧的母亲为张氏恐怕不确。按她的记忆,吴友声的继室归氏才当是萧也牧的母亲。但萧也牧夫人李威及其子吴家石先生曾回忆萧也牧母亲姓张,这点是与宗谱中相吻合的。此外,据亲属们回忆,萧也牧尚有一保姆抚养他长大,此人姓王,家中称为“王妈”,是江苏吴兴七都或八都人,这位保姆与萧也牧感情很好。

  此次笔者陪同邵部先生在湖州的寻访和与萧也牧在湖州亲属的交流,以及通过查阅《苕溪吴氏宗谱》,基本厘清了萧也牧的家世,特别是对萧也牧离开家乡参加革命前的家族出身、兄弟姐妹等情况有了十分详尽的了解,进一步丰富了萧也牧研究史料。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副刊
在湖州寻访萧也牧
父亲教我学中医
“白头花烛”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