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 斌
本报讯 “边边角角都利用起来了,别看口袋公园不大,但花的心思可不少。”昨天一早,家住南浔区南浔镇的居民李学良来到附近刚建成不久的生态氧吧公园晨练。
闲置地块变成公园水街,桥下空间化身城市街角,立体墙面呈现文化元素……今年以来,一大批“微改造、精提升”项目的落地实施,正悄然改变南浔区生活环境。
今年起,南浔区实施中心城区“五化五美”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坚守“不搞大拆大建”工作底线,重点谋划了60个项目,实施七大门户、八大片区、九大轴线和N个节点改造的“789+N”工程,以小切口、小投入释放有温度、有颜值、有内涵的城市公共空间。
泰安路、嘉业路、南林路、人瑞路和嘉业河“四路一河”有机更新,老城区“通路续脉”工程持续推进;陆续建设嘉业南路、朝阳路、向阳路、万顺路等8条主要道路,4平方公里的城市新区框架全面拉开…… 据悉,今年该区将基本完成10处口袋公园水街建设、6处入城门户提升改造、12条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升级翻新。
南浔区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坚持项目改造“低本高效”的前提下,创新提出“基建一盘棋”部署,委托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对中心城区风貌与街道外环境进行系统化调研及专项分析,谋划编制城市风貌与环境更新提升建设导则以及街景立面、灯光亮化、园林景观等专项导则,作为今后微改造项目设计论证与竣工验收的依据标准。
桥下空间作为城市割裂空间的“黏合剂”,有着提升城市品质的多重功能。在南浔大桥下,这里设置了足球场、篮球场、休闲广场以及停车位。不少市民来到球场锻炼,桥上车水马龙,桥下活力四射。
针对南浔大桥、南林大桥、向阳大桥等桥下空间乱、环境差等问题,区住建局通过逐步实施“一桥一策”“一桥一景”多元化打造,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有力助推桥下空间旧貌变新颜,让“沉睡”已久的桥下闲置空间正在逐个被“唤醒”。
如今,随着一个个“五化五美”项目的推进,南浔群众身边发生着越来越多的喜人变化。“‘微改造、精提升’作为城市更新的小尺度,在实施和组织中能节约一定成本,同时也使得城市更新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可持续。”南浔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