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们在田间“数虫子”

  记者  陆晓芬  实习生  俞果 

  8月7日凌晨5时,吴兴区八里店镇尹家圩村成片稻田里,禾壮根深、绿意满眼、白鹭翩飞。

  “去田间数虫子!”市植保检疫与耕肥管理站工作人员吕进一手握着长杆,一手拎着白瓷盘,快步走上田埂,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说话间,吕进便忙活开了。只见他膝盖弯曲,右手持杆,长杆深入水稻三分之二处再用力向前推,水稻顺势前倾,发出簌簌的声响……“稻纵卷叶螟就潜藏在稻丛中,受惊后会飞出来,我们再细数。这就是我们专业讲的‘赶蛾’。”他说。

  稻纵卷叶螟怕热,中午气温高就会躲起来。为确保调查数据准确性,天刚亮、气温不高时,吕进就下田。双手不停挥杆、眼睛紧盯飞出的稻纵卷叶螟、口中细数,15分钟,吕进的上衣已经湿透。水稻现值分蘖末期,如果稻纵卷叶螟数量较多且防治不及时的话,将危害水稻叶片,导致水稻减产。

  除了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也是当前水稻病虫害防治重点。6时许,吕进走进另一片监测稻田,用白瓷盘快速拍打水稻基部。看到稻飞虱入盘,他才缓缓起身。经仔细辨认,两丛水稻共有1个长翅、1个高龄、1个低龄稻飞虱。

  吕进告诉记者,以往,不少农户会根据种植经验决定是否用药,部分农户也会根据农业部门提供的虫情预测情况用药,但他和同事们坚持用笨办法,下田为水稻做“体检”,进而抢抓病虫害防治“窗口期”。这样一来,绿色防控才更精准、更有效。

  2个小时左右的田间“数虫子”结束后,吕进来到竖在田间的虫情测报灯旁,熟练地打开箱门,从8个红色袋子中倒出一堆虫子,并简单拨弄查看虫子种类和数量。“这盏虫情测报灯,是水稻病虫预测预报的重要手段之一。”他告诉记者,每天傍晚自动亮灯,吸引附近害虫,虫子被电击落到收集袋中,他们每2至3天收集1次,带回室内分类计数,了解水稻重要害虫的迁入、发生情况。

  8时20分,拿着记满数据的笔记本,吕进赶往办公室,进行数据分析与研究,对最近的病虫情况进行预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视野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共富基金守护最美“夕阳红”
德清百名“五大员”一线立新功
错峰体检保“上下”安全
多业态经营场所消防演练开展
沙滩排球少年隔网对决
他们在田间“数虫子”
湖州画家作品亮相巴黎
水塘“淘金”
吴兴教育发展基金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