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架空层迎蝶变 保安全再加码

  通讯员  乔滢煦 

  本报讯  “以前架空层里电动自行车停放混乱,现在变得整洁又安全,还配备各种休闲设施,真的是太好了。”日前,家住南太湖新区滨湖街道印湖璟园小区的陈女士对小区架空层的改造工程赞不绝口。

  今年以来,新区全面启动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各街道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对架空层进行了全面清理与改造,原本被电动自行车占据的架空层,如今焕然一新,成为居民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我们还在改造后的架空层增设了消防宣传角,通过消防展板、电子大屏等多种形式,向居民普及电动自行车安全知识,努力提高大家的消防安全意识。”滨湖街道应急管理站站长刘超介绍,截至目前,该街道已顺利完成6个高层小区架空层的改造工程,赢得了居民的好评。

  在推动架空层改造的同时,新区还积极推动小区电动自行车停车棚、集中充电区的智能化建设。在仁皇山街道港西家园小区,一排排崭新的户外停车棚十分引人注目。停车棚内,电动自行车整齐划一地停放着,每辆车都有专属的充电口,显得井然有序。

  “今年,我们在这方面可是下了大力气。”仁皇山街道桥西村党支部副书记卢伟介绍,该社区安装了17个这样的户外停车棚,总共有222个充电口,每个充电口都配备了自动断电功能,当电动自行车充满电后,系统会自动切断电源,从而避免因过量充电引发的安全隐患。

  除了户外的停车棚,小区地下一层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造,新增了6个专门的充电区域,每个区域都配备了烟感报警器和喷淋装置。“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烟感报警器会立即触发警报,同时喷淋装置会迅速启动,进行初步的火势控制。”卢伟说。

  截至目前,新区已完成景泰苑、长岛府、港西家园等26个电动自行车车棚的消防改造工作。“新改造的部分停车棚还安装了红外监控,一旦发现火源或其他异常情况,就会立即触发报警系统,确保电动自行车的停放与充电安全。”新区消防救援大队综合办公室主任沈超介绍。

  据悉,新区将进一步加快高层小区架空层的改造进度,积极协调应急管理、消防、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加大防火检查巡查力度,及时清理违规停放的电动自行车,严厉打击“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等违法行为,确保广大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视野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项目建设“劲头不松、势头不减”
6000万元撬动更新换新
石榴籽融情 扬帆南太湖
他们挥汗追光“种太阳”
手机变砝码 消费更安心
湿地文化广场进入钢结构施工
助垃圾分类 建绿色​村社
“老班长”助退役军人创业就业
以茶为媒 书画共赏
架空层迎蝶变 保安全再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