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湖州原始青瓷焕新韵

  讲述人:湖州乡村工匠蒋可珺

  3年前,我结束“北漂”生涯,来到湖城南郊道场乡,在菰城村开了一家小小的陶艺设计工作室。

  别人问,你在北京念大学,又在北京工作,在几家大公司干得好好的,为什么放弃大都市,选择了老家的小山村?这其中,除了被菰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之外,不管身在何处,父亲对青瓷、雕塑、陶瓷等艺术的追求深深影响着我。

  我的父亲蒋华是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他把毕生精力都放在了陶瓷与青瓷艺术的钻研上。为了传承,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追随他的脚步,走上了艺术创作之路。

  工作室落地以后,我们把重心放在了恢复菰城原始青瓷烧制技艺的研究和文创类陶瓷产品的创新设计上,通过“湖州原始青瓷研究所暨菰城陶瓷艺术国际创作中心”这个平台,将互联网品牌打造和现代设计思维融入传统艺术,不断创新陶瓷工艺品的美术形态。去年,我的作品《风升云台》获得了“第四届越窑杯陶瓷创意设计”金奖。

  弘扬青瓷文化,不仅需要传承,更要敢于破界出圈。我们打造了一个“菰城国际陶瓷艺术创作营”,作为中外艺术家、大专院校和中国陶瓷大师联盟国际化创作交流基地,一起研究陶瓷文化;还曾在菰城村游客中心设立了“青瓷展览馆”,有很多人特地跑来看。

  今年5月,我邀请埃及、希腊、保加利亚等9个国家的26位文化官员参加“璀璨千年·中国陶瓷艺术之美”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官员们亲自上手,体验陶瓷制作,我还将个人陶瓷艺术品展上的9件作品,分别赠予他们收藏,希望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和艺术,让国粹走向世界。

  7月,我被市农业农村局评为“湖州乡村工匠”。都说能量越大,责任也就越大,除了专注青瓷文化本身的研究和传播,我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努力创造更多艺术空间,为菰城村文旅赋能,包括为菰城村设计村标、为当地特色农产品设计包装等。

  以产带旅、以旅兴产。随着菰城村的名气越来越响,与我们同行的人也不断增加,如今村里的业态愈加丰富,柒涧、苕溪左岸、菰城云舍等相继涌现,每周接待游客量近万人次。

  如今,我已注册了“菰原新瓷”品牌。立足一方水土,深耕乡村资源,我会继续努力研发菰城原始青瓷新产品,将“湖州原始青瓷”打造成无可替代的特殊地域名片。

  (记者  张钰苑  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时评
   第08版:图说
我市举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会
让湖州原始青瓷焕新韵
昔日“老破旧” 今日“打卡地”
市本级首个食品企业侧储能项目并网
安吉“春泥计划”为孩子暑假添彩
1人管5万只鸡
市食品安全保险运营服务中心成立
“白杨货郎”吆喝到西湖
零碳乡村绿生金
1至7月我市完成快递业务量超4.5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