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动能激荡南太湖

  竣工项目全力投产

  技改项目提升产能

  重点项目日夜兼工

  设备引进加速调试

  新建项目马力全开

  经济大盘行至中局,数据走势惹人关注。这其中,代表发展后劲的投资领域更是关注热点。

  扫描湖州上半年的投资数据,一大批优质项目的集体崛起极其醒目。半年来,我市聚焦实体经济,强化政策供给,狠抓项目建设,着力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下功夫,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投资热土的品牌持续唱响。

  对标省“千项万亿”工程,深入开展“十百千万”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对标实施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深入实施服务业“十百千”工程……在一次次的精准实干和创新破难中,南太湖这座靓丽之城正释放无限新动能。

  文/图  记者  邵鼎  邵丹红  张翔

  “链”上构画制造新图

  在宇力科技绿色建材产业基地项目施工现场,记者日前看到一幢地下一层地面9层高的办公楼已经拔地而起,预计今年底将实现局部投产。据悉,该项目作为省级重大产业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6万立方米建筑PC构件、680万米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生产能力,年产值达25亿元。

  新兴产业代表着区域制造业发展的水平。今年以来,我市对标国家、省产业布局新调整,积极推动八大新兴产业链工作,优化链长统筹、链主主导、多方联动的推进机制,迭代实施八大新兴产业链链长制2.0版,助力新兴产业链项目招引。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新开工入库3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60个,较去年同期增长15.9%;其中八大新兴产业链项目88个,占比达55%,三一高空机械、深蓝精密半导体等10亿元以上项目达30个。

  “八大新兴产业链是我市结合自身制造业特点,面向未来提升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载体,全市突出做好增量文章,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市经信局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随着近些年八大新兴产业链项目的持续落地,制造业产业结构向高新化发展的信号十分明显。从三大产业增势情况看,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8.3%、15.3%,高于省均0.2个、1个、4.7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在新能源汽车制造业持续发力的影响下,已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速。

  市经信局表示,接下来我市将对照“两图两库”,用好招商八法,围绕吉利smart、孔辉、三一等重点企业供应链,梳理三级供应商体系,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特别是紧盯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排定建设节点和入库目标,强化项目全周期管理,推动芯锐、德奥等43个3亿元以上项目早开工,博奥铝业、华阳精机等14个项目早放量,高聚光储、杰玛尔等22个项目早升规。

  大项目勇揽“双冠王”

  走进湖州交通集团所属如通苏湖城际铁路跨沪苏湖特大桥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斗混凝土浇筑完成,跨沪苏湖特大桥(65+110+110+65)米连续梁双中跨顺利合龙,这也是全线第一座合龙的桥梁,为后续架梁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南浔至长兴段)是湖州历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交通项目,也是今年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4年重大建设项目续建类项目。建成后,将串联长三角地区沿海发展带、沿江发展带和沪宁发展带,纵贯苏锡常都市圈东部、杭州都市圈北部,进一步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完善环太湖轨道交通网,对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铁路交通建设驶入快车道,折射出湖州持续强化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上半年,我市29个“千项万亿”新建项目,已开工27个,开工率93.1%,居全省第4;年度投资完成率64.9%,居全省第一;新建项目入统率82.1%,居全省第一。

  “拿下‘双冠王’的背后,是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的理念。”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市围绕3亿元以上项目,尤其是省“千项万亿”项目、市“十百千万”项目,以“三库三单” “双六率”为抓手,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督导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放量、快投产、快达产。

  总投资50亿元的深蓝精密半导体及其关键零部件制造项目是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4年重大建设项目新建类项目,投产后可形成年产半导体核心零部件2000套、半导体设备整机装配1000套的生产能力。“目前3号单体已完成钢结构吊装,正在安装屋面板,1、2号单体在钢结构主体吊装中,宿舍楼第三层楼面也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深蓝精密半导体项目专员何超说。

  “为保证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我们建立月调度、月通报工作机制,形成项目进展的‘晴雨表’,及时梳理应开未开、低于时序进度、需市级部门协调的项目进行清单化管理。”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建立“市级部门+属地+业主”的三级联动机制,针对省“千项万亿”问题项目,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集中会商,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题。

  据介绍,今年我市还建立现场督导服务工作机制,每周开展一次项目督导服务,掌握项目第一手资料,做到“办公现场在一线、协调服务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截至目前,共走访相关项目92个,协调解决问题7个。

  民间投资积蓄新力

  眼下,安迈特科技(湖州)有限公司年产7亿平方米新型高安全复合集流体材料一期项目已进入关键冲刺阶段,项目一期61亩地块主体厂房已基本完工,首批设备已经搬入,安装调试已接近尾声。

  安迈特科技项目是我市重要的民间投资项目,总投资22亿元,项目建成后,可满足约70GWh动力、储能及3C锂离子电池产业需求,为当地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安迈特科技(湖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东双告诉记者,目前项目正有序推进,预计9月可以开展试生产,年底前可以竣工。

  事实上,安迈特科技项目的成功落地只是我市今年民间投资表现亮眼的一个缩影。根据市发展改革委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9.2%、居全省第1位;民间项目投资增长14.7%、居全省第1位。这样的成绩,无疑为我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民间投资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力量,一直是我市经济活力的“晴雨表”。为了进一步提振民间投资信心,加速民间投资项目的落地,我市今年高规格承接了省“民营经济32条”,全面落实市“民营经济39条”,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民间投资的热情。

  在具体措施上,我市通过兑付财政资金、优化审批流程、提供便捷服务等方式,充分调动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同时,我市还加强了全要素保障,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要求,高效配置各类要素资源。这些举措的实施,为民间投资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在过程管控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通过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落实四套班子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创新实施“三库三单”管理等措施,我市有效地解决了项目推进中的难题,加速了项目的落地与投资释放。

  此外,我市还实施了“双六率”监测,针对3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进行多维度考量。通过月度通报与双月考核的方式,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确保项目能够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顺利推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时评
   第08版:图说
动能激荡南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