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铺展城乡“双面绣”

——聚焦湖州改革发展·城乡融合篇

  记者  陆晓芬

  说起城乡融合,一个具象化的景象,是既拥有“繁华都市”,又拥有“和美乡村”。

  作为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市域缩小城乡差距省级试点,这些年,湖州大胆创新、改革探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体制机制,聚力城乡一体化、缩小收入差距,全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用绣花功夫绣好城乡互补互促、共同繁荣的“双面绣”。

  今年上半年,湖州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5∶1。这一倍差自2013年以来,平均每年以0.03左右的幅度稳步下降。

  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稳步下降的背后是城与乡的“两相欢喜”。从生活、生态、生产3个切面,可以窥见湖州城乡融合发展大图景。

  优质服务均衡共享

  一则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近日传来:2024年全国青少年U系列室内曲棍球锦标赛,南浔区双林庆同小学卫冕冠军。

  此前,今年5月,南浔区练市小学航模队在浙江省青少年阳光体育(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车辆模型教育竞赛中,实现“九连冠”。

  曲棍球、航模赛,2个乡村小学在全国和全省表现不俗,这是公平优质均衡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的缩影,亦是久久为功结出的硕果。

  曾几何时,城与乡之间,隔着一条鸿沟,其中服务保障曾是城乡最大的鸿沟之一。如今,在湖州,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多个方面已实现城乡居民均等化。

  比如家门口看名医,全市有544名副高以上专家在基层常态化开设536个专家门诊,基层就诊率和县域就诊率分别保持在70%和90%以上。

  比如安享养老服务,全市陆续推出“助浴快车”“红绿双键”25项养老改革举措,老年助餐服务覆盖95%以上的村(社区)。

  比如精神文化供给,“村超”联赛、露天音乐节、科技大篷车等屡见不鲜,许多村民纷纷表示:“城里有的我们都有,城里没有的我们也有”。

  在城乡携手共进中,湖州始终把乡村与城镇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规划,让繁华的城市与安宁的乡村互融共生、共治共享。

  青年入乡双向奔赴

  年轻人在乡村上班,是种什么体验?

  空气清新、山水悠然,透过巨幅落地窗望去,是翠竹绿林的连绵起伏,穿村而过的碧溪流淌……这是青年在乡村的办公空间。

  (下转A02版)  (上接第1版)

  近年来,湖州在好风景里布局新经济、搭建大舞台、创设新工位、打造磁吸场,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优势,目前领军人才、专业精英、乡村创客等乡村振兴“五类英才”达3.7万名,乡村人才资源总量达11.5万人。

  青年进村,又带来什么新变化?

  “90后”朱鹏灿用科技改变传统养鱼方式,将芯片植入大口黑鲈,对其全基因测序,选育好种群,提高养殖效益;“90后”倪程“爆改”老房子,一间主打复古怀旧风的咖啡店迅速出圈,吸引长三角游客纷至沓来;北大姑娘带着12名驻村运营人员、800余名“窑里云村民”, 把“空心村”打造成儿童艺术友好村……今年全市新增各类青创项目707个,涉及一二三产,有效推动共同富裕。

  如再深入一层问,青年为何愿意来?

  答案是,农村改革迸发出的活力,吸引着他们。

  放眼湖州这些年,从宅基地竞拍,到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从闲置农房产权质押,到林业碳汇收储交易,一个个改革创新之举,赋予乡村资源与城市资源同等权益,尊重发展规律、发挥市场优势,打开城乡要素平等交换、自由流动的通道。

  对此,市农业农村局表示,城乡融合,不只以城带乡,还要以乡促城、城乡互补。其中关键是盘活农村的“有”,让每寸土地、每处山水充满魅力,并显示出真正价值。一组数据显示,全市累计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2.12万宗,总价值达31.8亿元,促进增收7.76亿元。

  全产业链强筋壮骨

  时下,正值葡萄丰收时节,作为葡萄生产大县,这边,长兴县开始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那边,大波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赏美景、摘葡萄、做研学等。

  “葡萄打包好后,通过邮政、顺丰等快递销往全国各地;远一点的地方,下午就能上飞机,我们最远的订单来自哈萨克斯坦。”长兴县画溪街道曹家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玉璋说。

  湖州土特产“走出去”或者把人“引进来”,一方面离不开城乡交通路网的优化,到今年底,全市72个乡镇“镇镇通高速”个数将达到68个;另一方面是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的结果,上半年,全市新引进千万元以上乡村产业项目13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8个,累计推进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354个。

  全产业链强筋壮骨,带动城乡共同富裕。全市已形成绿色渔业、名优茶叶、现代种业、湖州湖羊等八大特色产业,建成10亿元以上省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13条,今年力争10亿元以上农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超600亿元。

  站在新起点上,重塑城乡关系,畅通城乡循环,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我们期待湖州翻开城乡融合发展新的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家电以旧换新补贴“8+N”类
~~~上半年完成集群营收2889亿元,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我市出台全面推进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两年来,13家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入驻西塞科学谷
~~~
~~~
~~~——聚焦湖州改革发展·城乡融合篇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每件最高补2000元!
我市发力建设“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
打破产业工人成长天花板
绿水青山催生“新质”好风景
8座车站全部封顶
湖州发布全省首个农村 残疾人帮扶基地市级标准
铺展城乡“双面绣”
中心城区本年度第二期 公租房线上抽签完成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