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和事佬”巧解纠纷构建和谐社区

  通讯员  乔滢煦

  本报讯  “这次你们双方聚在这里,是为了解决问题,先缓缓情绪,我们慢慢聊。”日前,在一起交通事故纠纷的调解现场,面对情绪失控的当事人,南太湖新区康山街道调解员孙建中并没有急于推进调解进程,而是先递上一杯茶,轻声安抚,在交流开导中了解诉求。在他的耐心劝解下,双方最终达成和解,签下了调解意向书。

  “在调解过程中,稳定双方情绪至关重要。”孙建中说。这位有着20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和事佬”,已成功调解了百余起矛盾纠纷。在同事们眼中,他是名副其实的“老大哥”,每当遇到棘手的调解案件时,大家总会找他帮忙。“遇到这种疑难问题时,耐心是关键。要沉下心来,慢慢找出关键矛盾。”孙建中分享了自己的调解心得:做好人民调解工作要用好用活“情、理、德、法”四字诀,确保当事人能够满意而归。

  在康山街道,像孙建中这样的“和事佬”不止一个,退休返聘的人民调解员郭伟也是其中之一。她凭借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对调解工作同样有着独到的见解。不久前,一对因装修问题产生矛盾的情侣在调解室发生争执,在郭伟及时介入协调下,双方意见达成一致,避免了更大冲突的发生。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我们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在各个村社成立矛盾调解工作室,并组建由社区工作人员、社会工作师、热心党员及网格员等组成调解团队,这些团队与专业律师紧密合作,发挥‘和事佬’功能,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调解服务。”康山街道社会治理办公室负责人李绪年说。在这些“和事佬”的努力下,康山街道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以来,街道矛调中心共调处矛盾纠纷案件336起,问题处置率和满意率均高达99%。

  “我们还通过与派出所合作,推出了‘警群’调解模式,采用‘拉家常+说法理,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方式,为居民解决疑难问题。”康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卢文健说,接下来,康山街道将继续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样板,不断创新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让矛盾化于萌芽,止于基层,为“实力、美丽、幸福、平安、活力新康山”保驾护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宣讲走亲让理论走心
新区全力织密城市“防尘网”
路灯配上专属“身份证”
综合治理助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拆老旧景观提社区颜值
新项目便民就医
夜查出租房除安全隐患
安美德:从制造走向智造
童心书韵 笔墨传承
“和事佬”巧解纠纷构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