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熠烨
“河长履职实效怎么提升?”“河长制品牌如何持续领跑领先?”“桥下空间管理权责不清如何破解?”……8月29日,围绕前期总结梳理的《看见》栏目突出共性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再次在常委会全体会议上启动专题询问。
“为什么上级督查和媒体发现的一些问题,基层河长却没有发现?”简短的主持议程过后,专题询问正式开始,市人大农委主任委员、农工委主任张国强率先抛出了问题。
在他看来,作为河长制发源地,湖州的实践理应对其他地区推行河长制起到示范作用。但是,自去年以来,《看见》栏目陆续曝光了一批与河湖水质、水生态环境有关的问题,涉及各个区县。“这些问题在曝光前都没有上报记录,为什么没上报、是不是责任没落实、怎么解决,这些都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张国强说。
“我必须承认,这个问题是客观的,是真实存在的,也是我们需要着力解决的。”面对询问,市水利局局长龚丁没有回避,在主动承认问题、深入剖析内因后,更是用“努力办、要重塑、强监管”向与会人员作出了郑重承诺。
去年以来,随着《看见》栏目曝光的不断深入,桥下空间整治利用问题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整改工作不断推进,全市桥下空间利用变化大,百姓有目共睹。
“我认为桥下空间管理应该是一个常态化的工作。”在肯定已有成效的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城建环资委副主任委员费文晟用2张8月22日拍摄的照片提出了内心的疑惑:“前几天我发现飞凤大桥的桥下空间又出现了墙壁涂鸦、垃圾乱丢的情况,我想请问相关责任部门,如何解决不文明现象‘反复’的问题?”
针对提问,市建设局局长忻忠华表示,下一步将在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加密巡查频次的同时,进一步探索问题根源,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老百姓的法律和文明意识。
1个小时的专题询问,由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组成的询问组,问出了群众的关切。相关部门负责人也敢于直面问题,既能对问题短板坦诚回应,也能对症结根源深入剖析,更能对改进工作郑重承诺,勇于担当的良好作风为他们在现场满意度测评中赢得了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