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州融资主体ESG评价体系5.0发布

  记者 张 翔

  本报讯 9月6日,我市作为唯一受邀地市参加在上海举办的2024外滩大会见解论坛,并发布了融资主体ESG评价体系5.0。这标志着湖州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探索迈出了新步伐。

  ESG评价体系,即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评价体系,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兴起的一种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工具。ESG作为金融工具创新和可持续信息披露的重要载体,可以有效引导金融资源配置,推动金融高质量地服务好绿色低碳转型。

  自获批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以来,我市始终将开展绿色融资主体认定评价作为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6月,我市参考负责任投资原则(PRI)等国际准则,发布国内首个区域性融资主体ESG评价模型,有效破解绿色认定难的问题。此后,持续对ESG评价模型进行迭代升级,上线ESG评价数字化系统,有效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支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今年2月,国家标准委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国内首批ESG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湖州小微企业ESG评价标准成功入选。

  “ESG评价体系5.0的探索与发布,正是湖州承担绿色金融改革试点任务的落实举措。”市政府办公室介绍,与4.0相比,5.0在模型指标设置、评价方法以及评价过程等方面都有了显著优化和提升。它不仅融合了国际标准,更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发展实践,特别是结合“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的部署要求,在环境维度上突出了“双碳”目标导向,引入了“碳账户”数据,对企业碳排放情况进行量化评估,有效引导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同时,结合行业特性,构建起适用于工业、农业、建筑业和服务业4大行业门类的评价模型,实现了从“全域通用”到“分类定制”的跃升。这一创新做法,使得评价体系更加贴近实际,也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性。(下转A02版)

    (上接第1版)

  为了推动ESG评价体系的落地应用,我市在多个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通过“ESG评分+绿色属性判定”的方式,对企业进行绿色贴标,并建立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库。在我市出台的绿色金融2.0政策中,将企业ESG评价结果与绿色普惠贷款贴息挂钩,提供专项政策支持。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将ESG评价应用于信贷、保险、债券等多个领域,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更低成本的绿色金融服务。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为2.2万家企业开展ESG评价,为873家绿色企业贴息7631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我市全面推行养老服务“爱心卡”
今年“秋老虎”为何这么凶
湖州两所本科院校开学
“一带一路”人工智能启蒙塔吉克斯坦实践基地中国浙江体验交流中心在湖揭牌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邮资机戳发布
广场舞跳出新花样
交通安全主题宣传集市举办
湖州融资主体ESG评价体系5.0发布
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10号提案办理协商会召开
德清“数字警务一张图”赋能基层警务治理现代化
奋力书写改革再深化高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