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忻媛
本报讯 昨天,在吴兴区新青年城市创新创业工场,以“乡村”“青年”为关键词,一场“入乡青年面对面”活动点燃了现场气氛。6名入乡青年代表与市人大调研组围坐一起,谈想法、说困难、话未来,探寻乡村和青年的“双向奔赴”。
“95后”大学生村官房文威说:“回乡就是想为家乡发展出份力。”怎样让青年人才进入农村,留在农村?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想进来”“能进来”,要建立青年与农村的情感桥梁,同时要打开青年进入农村的“轨道”。
“95后”农创客沈钻专,大学毕业后回乡成立了伟祥众创园,近年来成功种出了灵芝、羊肚菌等特色产品。活动现场,他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希望政府部门能够“牵线搭桥”,让他们与农业领域的相关高校进行深度对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技术难题,还可以为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实践平台。”
现场氛围轻松又热烈,市人大调研组成员们一边听着青年代表的心声,一边不时与青年代表互动,了解青年代表的需求,记下他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
“‘入乡青年面对面’活动,通过市区县联动,聚焦入乡青年在创新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项目化交办、专班化运作、闭环化跟踪,充分激发青年活力、汇集青年智力、保护青年动力,以点带面优化青年发展生态 。”团市委工农学少部部长汪震东告诉记者,自5月开展以来,该活动已举办30期,参加青年人数近700人,收集的意见建议已全部完成交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