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兴村蹚出富农“兴”天地

  通讯员  宋豪亮  记者  祝余 

  本报讯  “最多一天可以卖掉200杯咖啡。算上线上预订的,这个星期能入账2万元。”近日,在南浔区练市镇农兴村湖小羊乐园里,“掼蛋”俱乐部主理人姚国芳正在和村党支部书记黄国兴商量本周末的活动,尽管天气还很炎热,但挡不住游客打卡的热情。

  十多年前,这里还比较落后,靠天吃饭是唯一的生计来源。时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姚云生告诉记者,最困难的时候,村里甚至连村干部的工资都发不出来。2011年,在外办厂的黄国兴返乡,他自告奋勇想带着整个村一起创业。从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修复工程再到全域土地整治,农兴村就这样驶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黄国兴决定从土地流转入手,把土地价值利用最大化,从而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土地流转是个新鲜事,大家没听过也没干过,都以为流转之后土地就不是他们的了。”黄国兴和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村里带头作表率开展流转,慢慢大家也都同意了。在黄国兴的牵头下,农兴村在南浔区率先推动整村土地流转推进规模经营,成功流转土地1619亩。

  几年内,农兴村先后引进秋红果园专业合作社、绿腾生态农业等多个现代农业项目,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超60万元,带动80余名村民再就业。

  凭借着标杆式的“样板乡村”和特色的农文旅项目,农兴村这些年逐渐“出圈”。开办湖羊节,打造万亩农业大观园,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引入乌镇景区的人流、商流,推动跨越式发展,仅今年“五一”期间,村营业性收入就达到30多万元。而村里最火的万奥卡丁车俱乐部,一年营收达到200多万元,其中外地游客占比达到七成左右。

  眼下,农兴村产业业态不断丰富,果树种植、村咖、民宿、游乐园等业态相继成熟,村经营性收入达到15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0万元。农兴村还先后获得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省级美丽宜居村、省级合作创业村、省级引领型农村、浙江善治示范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时评
全市首张渔业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诞生
非遗陈列馆迎来研学热
人大代表监督赋能农遗保护利用
中小学生实现可躺午休
创意迎新
暖心迎接退役士兵返乡
精细管护助力果园丰产
农兴村蹚出富农“兴”天地
“火中的雕塑”火爆出圈
多措并举筑牢高层建筑“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