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准用好每一笔善款”

  记者  施妍

  “慈”是无私的关爱和扶持,“善”是真挚的友爱与相助。又到一年“慈善月”,湖州大地爱心“滚烫”。来自市慈善总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本月上旬,市本级已有425家单位、2.63万人(次)积极参与“慈善一日捐”活动,个人募捐323.49万元。

  点滴善行怎样汇聚成爱心长河,又如何为困难家庭撑起大爱天空?

  “用好、用准、用清楚每笔善款,让它们花在刀刃上,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在市慈善总会坚定的回答背后,一个个党政关注、社会所需、慈善组织所能的暖心救助项目应运而生。

  爱心助学,助梦未来。以616分的成绩被心仪的高校录取,本是一件开心的事,但每年上万元的费用却让懂事的小丁犯了愁。8月下旬,当慈善助学基金负责人将1万元助学金及时送到小丁手中,姑娘的眼中满是泪水:“等我有能力了,也要帮助有需要的人,把爱心传递下去。”

  小丁是升华集团慈善助学基金的受益者,像她这样在慈善助学项目帮助之下,踏上求学之路的大学生今年有1500余人,慈善资金累计支出789.9万元。

  医疗兜底,兜住希望。小病拖、大病扛、实在不行上药房,在困难家庭中并不鲜见。从去年起,湖州在全省率先启动的大病医疗兜底救助,让“有病就治”更有底气。

  说起这项救助,南太湖新区凤凰街道的居民老胡一下打开了话匣子:“9年了,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老胡的妻子因为脑出血已经在医院待了整整9年,每年近5万元的费用,就像一座山,压在他的肩头。今年,他们家被纳入大病医疗兜底救助项目,有了慈善医疗救助兜底保障基金,每年自费的金额不会超过1万元。

  为了让困难群众病有所医,去年以来,全市慈善会系统累计支出2400余万元,为“四类”困难人员提供慈善医疗兜底救助4.39万人(次),“困难群体救助不落一人,人均基本医疗个人负担不超一万”的贴心帮扶,给困难群众看病就医送上“定心丸”。

  急难救助,雪中送暖。都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遇到突发性、临时性、紧迫性急难问题时,急难救助专项基金总能雪中送炭。

  昨天上午,市民老王接过厚厚的红包,这个与癌症斗争了5年的汉子不禁红了眼眶。自从和母亲先后患上癌症,家里一直入不敷出。老王要强不愿多提,可今年父亲因急性白血病不幸去世后,巨额的治疗费让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

  (下转A02版)  (紧接第1版)

  好在,市慈善总会在走访时发现了他家的情况,用最快的速度通过了他的申请,为他送来2万多元急难救助金。

  今年以来,“随时出手”的急难救助金已发放40余万元,为24户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缓解了燃眉之急。

  送服务、送关爱、送健康多位一体的全市关爱百岁老人慈善项目,瞄准“小场景”里的“大幸福”,让百岁老人在爱与关怀中安享晚年;以市区“四类”困难家庭人员为主要帮扶对象“消费券”项目,每季度向每位困难人员提供180元消费券,用以在慈善超市“爱心专柜”选购日常所需,今年已发放消费券17591张,用慈善力量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希望。

  在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和踊跃参与下,湖州的慈善事业结出累累硕果。“力量越大责任越大,精准用好每一笔善款,是对爱心的负责。”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姬海荣说,今年以来,市慈善总会已募集款物4077.82万元,救助与公益项目支出4131.28万元。2023年“慈善一日捐”个人捐赠的677.15万元已支出545万元,主要用于济困、助学、恤病、百岁老人关爱等重点慈善项目,为身处困境的人送去光明和温暖,续写慈心为人、善泽社会的动人篇章,尚余的132.15万元资金则将根据本年度项目预算进度,在年底前执行完成。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访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杨新初
~~~
~~~高速方面每天两大时段易出现拥堵,铁路方面发往成都、武汉、广州等方向票源相对紧张
~~~
~~~
~~~
~~~
吴兴区妙西镇关山村一加工厂——~~~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思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打造更多“三农”标志性改革成果
让中国武术更“圈粉”
假期将迎出行高峰
节前消防安全检查开展
“菜篮子”供应足
我市一条自驾精品 路线跻身全国20强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拔钉 除患”专项行动开展情况汇报
竹子上“烤架” “气质”很受伤
“精准用好每一笔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