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2年,湖州德清在全国先行开展户籍制度改革试点——

打破二元结构 城乡共惠共享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湖州勇于创新、探索实践,闯出了新中国历史上一个个“第一”“首次”。今起,本报推出“回眸湖州N个第一”系列报道,重温湖州敢为人先、改革创新的历史记忆和辉煌成就。

  记者  俞黎新

  德清新市人李程阳在县城武康租房生活了半年后,最近顺利将户口迁到了武康,并申请到了一套廉租房。“租赁住房半年即可落户,让我们享受到了城里人一样的福利!”李程阳感慨道。

  这样的改变,还要从2012年的一场变革说起。当年12月,经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德清在全国先行开展户籍制度改革试点。

  时任德清县公安局人口管理大队大队长高旭明参与了户籍改革的全过程。他说:“户改的基础需要从体制上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合法权益,打消他们进城的后顾之忧。”

  在充分调研、反复推演的基础上,德清县创造性提出“先确权、再户改”的改革思路,在取消户籍划分前,先行对农村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村集体资产收益权、宅基地这3项权益进行确权,让改了户口的农民“农村利益可保留、城镇利益可享受”。

  2013年9月30日,德清县在全省率先完成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统一登记为“浙江居民户口”;完善城乡户口迁移制度,明确有合法稳定住所人员、引进人才、投资人员、有突出贡献人员、工作录用及调动人员、亲属投靠人员和其他人员等七类人员的落户条件;建立实施居住证制度,对暂不具备落户条件或不愿落户的新居民实施居住证制度。

  在德清县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取得突破的基础上,2015年12月25日,湖州在全市范围内启动户籍制度改革,全市263万户籍人口取消了“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差别,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2016年1月1日,全市启用新的户籍制度公共配套政策,真正结束了二元制户口时代,正式迈入城乡户口一元制时代。

  “改革后,全市不再设定新的户口迁移控制区域,此前确定的户口迁移控制区域自动失效。原有与农业、非农业等户口性质挂钩的公共配套政策也进行了调整。”市公安局政务服务管理处介绍,户改当年,全市新调整城乡差异公共政策35大项,原有的城乡差别公共服务政策以“就高不就低”的形式实现了城乡一体。

  至去年底,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已达47.78%。因为户改,除了享受与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会救助、住房保障、基本医保等社会保障外,农村居民还享受到了义务教育、失业保险、就业扶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

  亲历者说

  德清县公安局人口管理大队原大队长高旭明:户籍制度改革,改变户口性质只是“形”,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实”。通过10多年的探索与革新,户籍制度改革让农民与市民同等享受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公共服务,也让新居民真正有了家的感觉。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青年入乡的湖州启示
~~~
~~~
2012年,湖州德清在全国先行开展户籍制度改革试点——~~~
~~~今年以来全市出口退税超六十三亿元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视野
   第06版:图说
   第07版:区县
   第08版:综合
我市开设全省首个信用修复线下服务窗口
乡村何以“青爱”?
欢度佳节,传统文化别样浓
中秋假期消费市场总体平稳
打破二元结构 城乡共惠共享
“税路通”助力企业“走出去”
高速联络线加速施工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