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长兴洪桥泽农家庭农场
负责人卢泽辉
我们的家庭农场主要从事河蟹、青虾、太湖1号大虾和沙塘鳢的养殖。2013年大学毕业后,我回乡接手父亲的养殖基地,从开始的50亩,发展到现在的100亩。
对水产养殖,我亲力亲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快获得经验教训。
养殖效益要提升,生态环境是重要环节。我通过优化水质管理,基本解决了夏季河蟹在塘底缺氧导致成活率低、亩均效益低下的难题。原先,塘里只有耐低温水草伊乐藻,再加上增氧泵。后来加入了耐高温水草轮叶黑藻,通过两种水草的调节,保持池塘水质的良好循环。另外,在池塘底部增设了增氧管,从水底给河蟹输氧,水体里的氧气充足。这些办法看似简单,但效果很好,河蟹存活率达到了90%以上,个头变大了,产量高了,品质也提升了。
河蟹养殖增加后,我又想能不能混养,进一步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刚开始先尝试河蟹加青虾。2015年,我还加入了沙塘鳢这个新品种,通过自己塘里繁殖,小苗的存活率比购苗提高了五六倍,一年大概能卖10多万元。后来又增加了太湖1号大虾,养殖周期比较短,收益好,每公斤起码要卖140元。
销售方面,我父亲走的是线下的,我是大力进行线上推广,去年,河蟹销售额100万元左右,其中一半是网上销售。
由于线上的推广引流,吸引了很多客户来参观体验,去年河蟹上市高峰期,最多的时候一天来了七八十人。由于品质好,吃了之后,他们还会买些带走。
湖州这片创业热土让我的养殖业越做越大,效益也越来越好。交通和快递业的发达,让水产品得以快销;全市旅游业的溢出效应明显,很多外地客户把我们基地当作其中一个点来体验。家乡的大环境非常好,有利于我做好基地的小环境。另外,政府部门的服务能力强,服务氛围浓厚,服务的举措也是多样,镇里和县农业、科技等部门,经常来给我们出点子,组织养殖经验传授活动等,让我们开阔眼界;还有相关扶持政策能及时兑现等。
我对自己的养殖基地充满信心,打算充分挖掘基地潜在的资源,走上休闲渔业之路。调动起这群“蟹兵虾将鱼卒”,和人互动起来,打造钓鱼、画虾等各类家庭亲子体验型项目,让泽农家庭农场的每种水产品都能成为市场的宠儿。
(记者 范国锋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