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邵鼎
“沪苏招商员上门走访企业1551家次,获取有效信息541条,洽谈项目622个,来湖考察385批次,这是8月我们小组的活动目录。”日前记者来到湖州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工作专班制造业对接组牵头单位——市经信局,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石杨给记者拿出了这样一张数据表。随着沪苏湖高铁开通临近,加快推动沪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成为当前制造业对接组的核心工作。
为抓住沪苏湖高铁开通带来的机遇,今年以来,我市以深度融入产业规划、深度融入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入专业园区建设“三个深度融入”为目标,以“2+8”平台为载体,紧扣八大新兴产业链,紧盯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坚持承接溢出和主动配套双向发力,助力全领域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截至8月底,各区县工作部新增固投3亿元以上备案项目9个,其中3至10亿元项目8个,50亿元项目1个。
聚焦主导产业,我市切实推动各平台精准对接、联动发展,截至目前,南太湖新区、长合区、上合区三大核心平台全面深化与张江高科、临港集团等园区合作,并取得初步成效。
“‘走进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对接会’是我们近期重点部署的活动之一。”石杨说,9月初制造业对接组主要负责人已赴上海长三角新兴高端产业促进中心对接,就活动具体细节进行讨论,同时明确重点围绕4家整车和30家左右一级供应商、5家左右行业协会,开展沪湖零整供应链双向互动。
围绕半导体及光电等重点产业领域,我市抓准细分赛道、突出错位竞争,通过与宜兴、金山等专业化工园区对标分析,加快弥补工业污水处理厂、准一级的化工专业消防救援站等基础设施短板,提升专业园区承载力和竞争力。目前已与上海集成电路微系统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已落地泛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关联项目7个,其中上市企业项目1个、中科院系项目2个,总投资约16亿元。
石杨表示,我市将持续放大“2+8”平台、专业园区、专精特新小微园等各自在交通、生态、空间、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上海区域平台合作共建,探索招商引资项目异地流转利益共享机制等创新制度,推动优质项目成建制、组团化落地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