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造“一块好田” 扩“江南粮仓”

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实施“百千万”项目207个

  记者  李华

  本报讯  眼下,吴兴区东林镇保国村的稻田里,金灿灿的晚稻长势喜人,颗粒饱满的稻穗随风摇曳,“丰”景美如画。“看天气情况,计划本月底开始陆续收割。”稻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介绍,今年晚稻种植面积为3700亩,预计10至15天完成收割。

  2022年,吴兴区东林镇保国村等6村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启动,总面积约1.1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602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3946亩。项目实施后,将土地集中流转给种粮大户,依托完善的配套设施和机械化耕作条件,以粮食作物和蔬菜轮种方式有效利用耕地资源,实现农民、村集体、种粮大户三方共赢。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则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围绕“造一块好田”,我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深入实施“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工程,通过田块归并、道路沟渠重构等举措,实现小田变大田。

  据统计,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实施“百千万”项目207个,其中“万亩方”7个、“千亩方”106个、“百亩方”94个。3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1.98亿元,完成垦造耕地0.73万亩,建设用地复垦0.5万亩,耕地功能恢复8.38万亩,形成了27.76万亩布局集中连片、农田设施完善、生态良好、适合规模化种植和现代化生产的优质耕地。

  为进一步破解耕地、永农碎片化问题,我市全面开展“多田套合”农用地布局优化工程,精准调查全市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的耕地种植和利用现状,厘清了资源家底“一本账”。通过巩固一批、建设一批、整治一批,同步实施高标准农田认定与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全市多田套合率由73.92%提升至79.69%,助力打造耕地—永农(高标准农田)—粮功区层层套合的金字塔型耕地保护新格局。

  “在‘造好田’的基础上,我们着力‘管好田’,加大耕地动态巡查和监管力度。”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介绍,我市全面推行市、县、乡、村四级“田长制”,建设运行“耕地智保”数字化应用场景,打造“人防+技防”全覆盖监管体系。

  通过耕地整治建设,至去年底,全市耕地面积实现“三连增”,其中去年增加4.56万亩、增幅居全省前列。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习近平在福建考察时强调~~~
陈浩在走访调研市纪委市监委机关时强调~~~
我市加速设备更新激活智造内生动能~~~
~~~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实施“百千万”项目207个
孙贤龙在长兴县开展青年入乡发展立法调研时强调~~~
李上葵主持召开第一百零六期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
~~~
市领导在德清县调研标志性点位“四季看变化”工作~~~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视野
   第06版:综合
   第07版:时评
   第08版:副刊
扭住目标不放松 一张蓝图绘到底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为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前三季度兑现补助超二点八亿元
造“一块好田” 扩“江南粮仓”
为青年入乡创业创新营造更优环境
政企同心以点带面 合力加快西塞科学谷建设发展
六个慈善信托项目集中签约
以改革攻坚思维创造性抓落实 加快推动标志性点位精彩蝶变
鱼儿激起 致富浪花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