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沈既济:

唐代传奇小说的一座高峰

  朱炜

  沈既济的《任氏传》《枕中记》,根据学界评价,堪称唐代传奇小说的一座高峰。此后,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沈亚之的《异梦录》……可谓群峰耸立、千嶂叠翠。

  沈既济,生活于唐代中叶,湖州德清人(旧说多标苏州人)。《旧唐书》称他“博通群籍,史笔尤工”,《新唐书》又称“经学该明”。他在唐大历年间已颇有文名,曾与宗室信安郡王李祎的外孙、做过殿中侍御史兼陇州刺史韦崟交游,又与名士萧颖士之子萧存、《通典》作者杜佑等友好。唐大历十四年(779),沈既济任太常寺协律郎。唐建中元年(780),宰相杨炎推荐他才堪史任,唐德宗召拜左拾遗、史馆修撰。次年,杨炎获罪,他受牵连,被贬为处州司户参军。唐兴元元年(784),陆贽曾推荐“或有因连累左黜,或遭谗忌外迁,互有行能,咸著名迹,寘之清列,皆谓良才”者十三人,其中就有沈既济。不久,沈既济得以由贬所召还回京,途经江左得与江西观察使李兼的判官权德舆相遇而游栖霞,权得舆有《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会宿》诗。再入朝,沈既济任礼部员外郎,去世后,因其子沈传师显贵,追赠太子少保。

  《任氏传》,作于沈既济当年贬谪途中,他与一同遭贬的裴冀、孙存、崔需、陆淳等人同舟东南行,昼夜闲聊,聚谈奇闻异事,营造轻松闲适氛围,以此释放心中郁闷。同行之人一致认为沈既济所讲任氏的故事最为惊艳,请他写下来。《任氏传》讲的是一个重情重义的狐狸精任氏的故事,与传说中作恶多端的狐狸精有明显差异,沈既济把旧案给翻了过来,是小说史上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狐狸精变化成美妇任氏,与郑六相爱,豪家子弟韦崟见之,惊羡任氏美貌,强施暴力。任氏坚拒不从,并晓以大义,赢得韦崟的敬重。一年后,任氏随郑六西行,途中为马嵬坡的一只苍犬所害。其特别在于,把任氏之死和马嵬坡这个地方联系在一起,令人想起安史之乱中死于马嵬坡的杨贵妃。

  《任氏传》在唐人小说演变中是处于一种非常关键位置的作品,它最大的贡献是鬼神精怪人化的完成。任氏既有狐性,又有人性,沈既济借此抒发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感受,在篇末写道:“嗟乎,异物之情也有人(道)焉。遇暴不失节,徇人以至死,虽今妇人有不如者矣。惜郑生非精人,徒悦其色而不征其情性,向使渊识之士,必能揉变化之理,察神人之际,著文章之美,传要妙之情,不止于赏玩风态而已,惜哉!”显然,作者借狐狸精故事,其用意不止是痛惜任氏的悲剧命运,更重要的是借以抒发自己德才兼备却蒙冤遭贬的怨懑心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曾指出,《任氏传》“言妖狐幻化,终于守志殉人,‘虽今之妇人有不如者’,亦讽世之作也”。程毅中《唐代小说史》高度评价:“《任氏传》是德宗大历以后唐代小说的新成就,是群峰中的第一个高峰。”值得一提的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所出现的狐狸精形象,大多通情达理、美丽动人,乃与任氏一脉相传,明显接受了《任氏传》的影响。

  《沈中记》则将故事设定于唐开元七年(719)的背景下,穷书生卢生在邯郸客店中借道士吕翁的青瓷枕入睡,娶了富家千金崔氏,在妻子的帮助下,从此做官发迹,声名显赫,家族兴旺,后安然离世。然而,这一切只是卢生酣畅淋漓的一场梦。梦醒时分,他还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这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黄粱一梦”。梦是欲望的满足,一场赘婿梦,寄托着卢生与作者“走上人生巅峰”的终极期待。

  这个故事为“庄生寓言之类”,脱胎于南朝宋刘义庆的《幽明录·焦湖庙祝》。清俞樾《俞楼杂纂》引《壶东漫录》云:“唐人邯郸卢生事,即本此敷衍。”《枕中记》能在不长的篇幅里,成功地描写了卢生波澜起伏的一生,绘声绘色,极富概括力,这已属不易。作者既娴于史笔,故整个作品的谋篇布局和行文的细致真切,以及奏章诏语的采录,都带有史传文学的痕迹。但作者善于汲取志怪小说诡谲幻化之长,将虚构人物卢生置于唐代的真实历史环境中,因而令人感到真真假假、扑朔迷离,甚至具有历史小说的一些特征。从风格上说,作品构思极为巧妙,富有传奇式浪漫主义色彩。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大历中,先有沈既济做的《枕中记》——这书在社会上很普通,差不多没有人不知道的。”宋元以后演绎为多种戏曲,其中以明代汤显祖所作“临川四梦”中的《邯郸记》最为著名。

  《唐人说荟》等所载《雷氏传》《陶岘》,亦题沈既济撰,明显系伪托,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沈既济的名气是非常大的。

  除传奇小说外,沈既济另撰有《建中实录》,为时人所称道,同时撰有《选举志》《江淮乱纪》,可惜均散佚。宋司马光修《通鉴》时曾参考《建中实录》和《江淮(刘展)乱纪》两书,现仍可从《通鉴考异》中辑出十数条。至于留存于《通典》《全唐文》中的沈既济论议文章,除《论则天不宜称本纪议》和《论增待制官疏》两篇外,其余《选举论》《选举杂议》等若干篇主要阐述科举选官法改革主张,很有可能是他《选举志》的部分内容,且与他所作传奇《枕中记》的主旨相吻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视野
   第06版:综合
   第07版:时评
   第08版:副刊
吴昌硕与其妻弟施石墨
唐代传奇小说的一座高峰
冯情痴与三风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