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吕浩
本报讯 记者日前走进苏氢氢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工人正在安装调试水电解制氢设备。
作为专业从事氢能应用全产业链技术开发和电解制氢设备研发、设计、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已为湖州多家企业提供了安全、稳定、可靠的高效水电解制氢设备,满足了不同生产工艺客户的用氢需求,并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
随着氢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它进入了城市竞跑的“赛道”。作为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湖州出台了《湖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计划到2027年培育和引进氢能产业相关领域企业50家以上,氢能及相关产业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包括“苏氢”在内,目前湖州拥有氢能产业重点企业13家,去年实现氢能产业产值5.57亿元。
为了加速氢能产业的发展,今年我市下发《八大新兴产业链链长制2.0版工作方案》,其中提出要“重点突破氢能制备及储运、低成本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关键核心技术”。
政策的出台,让不少氢能企业和研发机构都把目光瞄准了湖州。在富德金煜(湖州)氢能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对一款固态储氢材料进行性能测试。
作为一家研究氢能源应用端的企业,“富德金煜”还在将固态储氢材料实际应用于氢燃料电池电源项目和产品,包括船用供氢系统、氢燃料电池无人机、其他移动式氢燃料电池电源。
“产品0到1的过程我们已经完成了,现在需要把1变为100。希望我们的产品能够实现低成本高性价比,普通的老百姓也用得起。”富德金煜氢能研究院副院长谷杰人说。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的湖州,将朝着长三角区域影响力的“环太湖氢走廊”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