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城市,哪种气质戳中你?

  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这是我国政府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首个国际日,也是回眸中国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一个窗口。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城市千姿百态、各美其美。城市的核心是人。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城市形象才更具体、更生动。

  今年,我国城区人口突破千万的城市达到10个,超大城市“俱乐部”有了新成员,连点成片,推动城市群兴起。与此同时,一些“小而美”的城市收获流量、更聚起了人气——一“烤”成名的淄博、热辣滚烫的天水、“心灵故乡”阿勒泰……大城小城,呈现着独特而生动的气质魅力。

  若城是“人”,她应是温暖的。

  从老旧小区改造到打造“15分钟生活圈”,从增设停车位充电桩到兴建养老托育等社区服务场所……各地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颜值”更提升品质。来自住建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8万个,已经建设筹集了保障性住房148万套(间)。未来将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住有所居,更住有宜居,为人民群众打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若城是“人”,她应是安心的。

  2023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16%,超过9.3亿人享受到城镇化的红利。同时,城市规模日益扩展、城市结构日益复杂,城市治理尤其是大城市治理难度不断加大。为此,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广州、南京等多个城市出台相关政策或规划,大力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有效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安心。

  若城是“人”,她应是聪慧的。

  “交通超脑”智能优化交通秩序、传感设备实时监控城市“生命线”、政务服务全程网办……在安徽合肥,快速迭代的数字技术与城市治理融合创新,不断拓展智慧、宜居的现代城市新图景。近年来,不少城市围绕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借助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让科技更多地造福人民。

  若城是“人”,她应是健康的。

  与绿色为伴、与自然为善。安徽马鞍山曾经机器轰鸣的钢铁厂区,如今正逐渐被一片片绿意盎然的生态园区所取代;贵州贵阳把公园装进“口袋”,将绿色拥入怀中……以绿兴城,点绿成“金”,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建设方方面面,“推窗见绿、开门见景、出门入园”正在成为百姓日常。

  若城是“人”,她应是浪漫的。

  今年以来,“奔县旅游”爆火、“宝藏小城”破圈、“City Walk”双向奔赴,“流动的中国”下是城市的脉搏,跳动着诗意。以文兴业、以文化城,既“塑形”,也“铸魂”。越来越多城市注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级,擦亮人文之城的底色,老厂房、老楼宇、老遗迹变成打卡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历史文脉传承地,老城“包袱”渐变转型优势。

  若城是“人”,她应是开放的。

  譬如上海,一江一河贯通开放;福州,“闽都韵”与“国际范”交相辉映;雄安,从无到有绘就未来城“实景画”……“搞活一座城”是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共兴活力之城,正让城市更加开放包容、充满机遇。

  低头是市井,抬头是时代。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与国际社会和联合国人居署等国际组织合作,积极提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日前,国际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发布的《2024年全球城市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城市排名显著提升。

  中国城市,向新向美向未来!

  新华社记者  陈诺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本月起,这些新规惠及社会生活
辽宁舰编队完成远海实战化训练
中国城市,哪种气质戳中你?
遗失启事
通知债权债务人申报债权债务的公告
多家银行完善存量房贷利率定价机制细则
通知债权债务人申报债权债务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