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志炜
整洁有序的城市道路,漂亮别致的农家院落,蓬勃发展的夜间经济……深秋时节,在南太湖新区仁皇山街道,随处都可以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勃勃生机。
仁皇山街道位于旄儿港河畔、仁皇山脚下,南望金盖、北眺太湖,2009年由原白雀乡撤乡分建街道。2019年湖州南太湖新区成立,街道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5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在党的建设、城市管理、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福祉等各项工作上持续发力,品质仁皇山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时间镌刻奋斗的足迹,近年来,街道先后荣获省级“红色根脉”强基示范街道、湖州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湖州市文明街道等140余项荣誉。
城乡面貌展现靓丽新颜
“公共区域是全体居民共同享有的空间,请大家不要私自占用。”日前,仁皇山街道对小区内部分居民占用公共区域、圈地定块种植花卉的行为进行专项整改。
一个平安和谐舒心的生活环境,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幸福底色。近年来,仁皇山街道围绕“干净、整洁、舒适、安全”目标,不断优化城市管理,绘就宜居“新画卷”。
锁定全域美丽、全域提升目标,仁皇山街道健全定人定时定岗定责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5年来,规范辖区15个停车场的停车秩序,通过桥下空间整治等开辟停车位680个,错时开放机关事业单位共享车位512个;加快推进“两美”创建工作,累计创建市级美丽小区14个、美丽街巷3条;成功打造全市首个安置小区未来社区,完成仁皇山庄、金家兜小区旧改工作,积极推进“全民悠享·悦动仁皇”城市风貌区建设。
对标省级高标准示范要求,街道着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5年来累计新建分类驿站195座,创建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0个,同时完成辖区39个小区驿站市属大数据平台的接入工作,街道垃圾分类考核全市排名持续靠前,获评全市美丽城镇(街道)长效管理示范单位。
全域加强精细化管理的同时,街道还不断加强水气治理。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组织夜巡晨查,立足长效实现PM2.5和空气优良率“指标双控”。针对区域水生态形式特点,首创河道四色工作法,建立“一河一册”档案,先后完成31个小区、21条道路污水零直排工程建设,推动23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污水零直排工作,辖区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被评为省级“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优秀乡镇(街道)。
5年来,街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探索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机制,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推动各项工作开展,打造出宜居优美的环境,辖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经济发展释放新鲜活力
夜幕降临,灯火未歇,晚上7时许,仁皇山生活广场夜市如期而至。数十名经营者通过线上提前报备,来到仁皇山生活广场夜市进行摆摊。“烟火气与干净有序兼具,是城市该有的模样。”夜市给市民郑小姐留下了这般印象。
作为南太湖新区的现代服务业主战场,仁皇山街道服务业的贡献率占全区三分之一以上。近年来,街道坚持量质并举,写好城市经济发展新篇章。助力吾悦智慧商圈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并持续规范管理了吾悦、信业、奥体、仁皇山公园等4个高品质夜间经济示范点。同时以外滩生活广场、吾悦广场等商圈为重点,实施道路微改造等工程5处,不断提升消费体验、业态更新、街区环境。聚焦城市经济发展新业态,培大育强亿元税收楼宇8幢,盘活闲置低效楼宇面积2.8万平方米,5年累计实现税收近6亿元。
日前,仁皇山街道仁北社区联合融创物业举办青年人才创意集市活动,通过青年人才沙龙访谈区、人才政策咨询、人才趣味运动会、草坪音乐会、达人秀等活动,宣传人才政策,营造爱才重才氛围,吸引了百余名青年创业者参加。
近年来,街道坚持招商与引才并举,畅通人才招引渠道,加大人才招引力度,累计申报国家级及省级引才计划64人,招引青年博士30名,新增大学生等高层次人才5814人。完成双招双引项目市级认定4个。启动辖区青创驿站项目建设,打造仁皇山人才215品牌,服务人才600余人次。
此外,街道还聚焦企业培育,坚持服务与培育并重,完善经济微网格建设,建立健全街道企业升规入库培育库,一企一策引导做好辖区企业升规上限服务。5年来完成个转企111家,实现企业升规上限39家,去年还成功创建“四星级”统计示范街道,指导辖区5家企业入选诚信示范性企业。
民生福祉实现量质双进
前不久,家住仁皇山街道某单身公寓的刘女士因家里天花板出现渗水情况,遂致电2881890热线寻求协助,最终经多方协商,妥善得到解决。“一个电话就能轻松解决问题,小热线还真是发挥了大作用!”刘女士为热线的高效点赞。
2881890热线由市新闻传媒中心和仁皇山街道共同打造,通过“一号受理、分类交办、部门办结”的机制,全天候为仁皇山辖区内的群众提供生活类、事务类、咨询类、投诉类四大类服务,并明确规范受理、回访、办结各环节的流程及时限,实实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自去年启用以来,已累计受理咨询2.5万件,居民诉求办结率为97.9%,受理满意度达到98.8%。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近年来,街道不断优化惠民举措,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扎实做好各类社会救助和优抚工作,促进慈善事业发展。这5年,街道积极链接各类社会资源,设置老年学堂教学点7个,服务老年学员2160人次;创建3A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个,老年助餐点实现全覆盖,助餐量达2.3万人次。
同时,街道借力数字赋能,打造“15分品质文化生活圈”6个,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金家兜村农渔文化博物馆入选浙江省第一批乡村博物馆,小梅港体育公园入选“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美丽单元,街道完成AAA级景区街道创建。不断打造文化服务品牌,举办“南太湖·心晴就好”旅游节和仁东村首届“村BA”篮球赛,成功引流游客超5万人次。发掘、培育各类文体团队26支共473人,累计完成“非遗踩街”、“我们的村晚”、广场舞大赛等活动3000余场。
着眼城乡统筹、共同富裕,街道还发动6个行政村共同投资1.7亿元成立2家强村公司,盘活和增值村闲置集体资金的同时,持续挖掘文化和旅游资源,市场化参与物业管理,有效解决了近1200余名拆迁农民的再就业问题。
社会治理绘就和谐画卷
今年5月,仁皇山街道潜山社区与南太湖新区人民法院、南太湖新区妇联、仁皇山派出所、仁皇山市场监管所共同启动“五心服务”党建联建,通过开展“舒心”星期一书记下午茶、“省心”星期二市监在社区、“暖心”星期三法官来帮您、“安心”星期四红娘来牵线、“放心”星期五所长来调解,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推动社区基层治理迈上新台阶。
如何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纠纷化解需求,是检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试金石”。近年来,仁皇山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多举措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努力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一方面,打造一条多元共建、联动共治、服务共享的“品质仁皇”党建示范带,推动社区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启动“延时服务”机制,服务时间至工作日20时30分和双休日白天。创新“吾爱邻”工作法,持续深化网格服务、“三方协同”等机制,累计开展活动468场,服务近4万人次,代办事项526件,提供咨询服务3800余次,基层治理和解决群众身边“小事”见实见效。
另一方面,街道围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突出工作重点,创新机制载体,依托“1+3+N”网格治理体系,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有效提升。建成新区首个“双非警情”工作站,5年来12345热线、信访件受理量逐年递减。此外,多形式开展反诈宣传1900余次,受益群众20万余人次,辖区电诈案发同比均大幅下降。街道先后获评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市平安建设优秀街道。
此外,街道始终坚持防为主、防为上,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工作要求,加强应急体制机制建设,累计开展检查826次,检查单位6072家,发现和整改各类隐患8427个。坚持立查立改,立足长效,完善基层安全网格2.0建设,打造街道治理新样板。
未来展望
接下来,仁皇山街道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以及新区党工委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投身“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持续纵深推进品质仁皇山建设,奋力打造“品质之窗、活力之窗、善治之窗、幸福之窗”,赋予仁皇山街道新的内涵和活力,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和韧劲写下自己的注解,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绘就美好生活新图景。
(本版部分图片由仁皇山街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