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建见 通讯员 茆震
本报讯 “高速桥下空间现在大变样了。”近日,长兴县李家巷镇刘家渡村党总支书记沈新华对记者说,通过开展桥下空间整治行动,联合交通、综合行政执法等多部门力量,对桥下堆放、搭建、养殖等“顽疾”进行集中整治,现如今,已成为民休闲游憩、文化娱乐、运动健身、邻里交往的新空间。
据介绍,在“破题”桥下空间方面,该村制定了“一桥一策”方案推进桥下空间“清、拆、腾、用”。并以此为契机,开展精品村建设,发动党员和广大群众积极配合并主动参与房屋征拆,在征拆“零成本”的情况下,拆除围墙、辅房、违章建筑等5000余平方米,将原来宽度不足3米的道路拓宽至6米以上,腾出发展空间12亩。
村党总支发动党员群众对废弃物再利用,把空酒瓶、废轮胎等变成了装饰墙、鲜花盆,用最少的投入扮靓村庄环境,累计完成围墙、外立面美化5.76万平方米,打造美丽庭院28户。
该村还积极引进市场化力量参与村庄建设、运营,为村庄发展注入持久活力;吸引长三角产业资本参与村庄运营并鼓励乡贤回村创业,引导多元化资金参与村庄经营;对村内闲置农房等资产进行统一回收、统一设计、统一改造,作为办公以及接待场所,打造“企业之家”业态集群。截至目前,该村已吸引雀联之家、巷富实业、云澄文化、华隆丝绸等20余家企业入驻。
“村里为入驻企业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增值服务,企业则带动了村内剩余劳动力就业,激活了村企共建致富‘一池春水’。”沈新华说,更重要的是办公人员、租客带来了固定人气,以及咖啡、餐饮等产业兴起,让乡村不再是假日红火、平日冷清,实现了资本、村民、集体的多方共赢。
随着闲置资源增值、增收渠道拓宽,刘家渡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从2019年的不到60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2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