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务局党委(市投资促进中心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作为商务部门,我们要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坚持高水平“走出去”与高质量“引进来”,强力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为全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商务新担当新作为。
立足商务定位,准确把握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系的战略部署。一是全面准确把握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目标要求。全会提出,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如何推动高水平开放、达成什么样的改革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定位,抢抓沪苏湖高铁机遇,不断放大湖州绿色生态优势、长三角区域优势、新兴产业集群优势,进一步提升湖州开放型经济的辨识度、贡献度、认可度。二是全面准确把握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大举措。《决定》专门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了部署,提出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等措施,并对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扩大自主开放等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举措既充分体现了问题导向,也更加清晰地指出了实现路径。我们要把准改革方向、强化改革责任、汇聚改革合力,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三是全面准确把握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根本保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就会愈加深切认识到,抓好改革落实,关键在党。我们要不断提高局党委对商务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水平,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确保改革任务稳步有序推进。
坚持人才引领,持续增强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系的能力水平。一是强化大局意识,着力培育敢为人先有闯劲的“先行者”。改革越向纵深推进,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就越多,商务干部既要在领会党中央改革意图、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更深一层、更快一步、更严一些,也要在直面改革中的复杂局面和未知领域时敢闯敢试、敢于担当。要逐步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对勇于创新、善解难题的干部出现探索性失误时及时打气撑腰,树立更加鲜明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推动商务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二是强化实干导向,着力培育勤学钻研有干劲的“实干家”。当前,湖州城市能级在开放中跃升、综合实力在开放中增强,但对照目标任务,仍存在着开放合作水平还不够高、开放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贸易枢纽地位还不够强等问题,更需要党员干部以优良作风推动形成狠抓改革落实的良好局面。要持续营造浓厚实干争先氛围,结合比拼亮晒、日常督察,优化评价办法,注重发现艰苦奋斗的优秀干部。三是强化改革思维,着力培育改革破题有拼劲的“攻坚手”。作为商务干部,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下赢得战略主动,必须强化改革思维,以攻坚克难精神进一步推动形成创新破难、改革破题、开放破局的新气象。要强化落实商务青年成长学院机制,选派年轻干部到改革一线锻炼,积极抢抓市场开拓新机遇、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努力实现商务干部和开放提升工作“双向奔赴、互相成就”。
对标谋细谋实,奋力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做好“承接转化”文章。完善落实“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体制机制,加快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全面落实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重点领域有序扩大开放。优化境外人员工作生活便利制度;打造长三角重要贸易枢纽制度支撑和政策支持体系。深化内外贸一体化,完善上下衔接的内外贸一体化标准体系。二是坚持先立后破,做好“扬长补短”文章。用好全国唯一绿色产品认证试点城市优势,立足绿色智造产业基础,发展绿色贸易;发挥好长三角地理中心优势,抢抓沪苏湖高铁机遇,强化与上海的接轨;用好跨境电商、市场采购、QFLP等试点,鼓励首创性、集成式探索,不断拓展新业态新模式。同时,不断深化“五外联动”对外开放体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健全外贸出口品牌培育机制。三是坚持探索创新,做好“特色发展”文章。持续抓实“1168”招商引资工程,迭代招商体系,落实规范招商引资的法规制度,进一步向市场化、专业化招商转型;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全力争创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推进块状产业走出去政策创新,实现“一县(区)一业一策”,加快建设跨境电商独立站、公共海外仓政策体系,复制推广海外营销中心新模式;深化涉外法律服务机制,构筑与更高水平开放相匹配的监管和风险防控体系。